詠史詩:河梁
漢家英杰出皇都,
攜手河梁話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節,
也應低首拜單于。
漢家英杰出皇都,
攜手河梁話入胡。
不是子卿全大節,
也應低首拜單于。
漢朝的英雄才俊從皇都出發,在河梁邊手拉手交談著即將前往胡地。如果不是蘇武保全了大節,恐怕也會低頭向單于稱臣了。
漢家:漢朝。
皇都:指漢朝都城。
河梁:指送別之地。
入胡:前往匈奴之地。
子卿:蘇武的字,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堅貞不屈,守節十九年。
單于:匈奴君主的稱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面臨邊疆民族沖突,文人常借詠史表達對英雄氣節的推崇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詩人或許有感于蘇武事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蘇武堅守氣節。其特點是借史抒情,以簡潔文字表達鮮明態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體現了詠史詩借古鑒今、弘揚正氣的傳統。
花露滴香紅,花低漏聲初歇。
人似一枝梅瘦,照冰壺清徹。
可惜一春憔悴,負滿懷風月。
素秋向晚,歲華分付木芙蓉。蕭蕭紅蓼西風。
記得當時擷翠,擁手繞芳叢。念吹簫人去,明月樓空。
遙山萬重。望寸碧、想眉峰。翠鈿瓊珰謾好,誰適為容。
凄涼懷抱,算此際、唯我與君同。凝淚際、目送征鴻。
半夜六龍飛海嶠。滉漾鰲波,露出珊瑚小。
玉粉枝頭春意早。東風未綠瀛洲草。
姑射仙人真竊窕。凈練明妝,如伴商巖老。
夢入水云閑縹緲。一樓明月千山曉。
天外雨初收。風緊云輕已變秋。
邂逅故人同一笑,遲留。聚散人生宜自謀。
去路指南州。萬頃云濤一葉舟。
莫話太湖波浪險,歸休。人在溪邊正倚樓。
休倩傍人為正冠。披襟散發最宜閑。
水云況得平生趣,富貴何曾著眼看。
低拍棹,稱鳴鑾。一尊長向枕邊安。
夜深貪釣波間月,睡起知他日幾竿。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后,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綠楊低映深深院。春風不動珠簾卷。乳燕引雛飛。流蘇盡日垂。
綺窗開小宴。婭姹鶯聲囀。一餉不聞聲。羅衣香汗輕。
傷春晚,送春歸。步云溪。
綠葉同心雙小字,記曾題。
樓外紅日平西。長亭路、煙草萋萋。
云雨不成新夢后,倚闌時。
新來特特更門地。都收拾、山和水。
看明年、事事都如意。迎福祿、俱來至。
莫管明朝添一歲。盡同向、尊前沈醉。
且唱迎春樂,祝慈母、千秋歲。
自是云溫雨潤。誚不解、佯嗔偷悶。傾坐精神,忺人情性,眉際生春暈。
語帶京華清更韻。聽婭姹、鶯喉嬌穩。別后相思,心頭欲見,覓個燈花信。
暴雨生涼。做成好夢,飛到伊行。
幾葉芭蕉,數竿修竹,人在南窗。
傍人笑我恓惶。算除是、鐵心石腸。
一自別來,百般宜處,都入思量。
黃鍾正嚴凜,飛舞屑瓊瑰。清賞豐年瑞。云液喜傳杯。
陰爻會見復,動一陽、生浩氣。誰問添宮線,煉功在金液。
晴檐試暖,表里瑩如無疵。庭柳漏春信,更萱色、侵苔砌。
優游歲向晚,嘆人間時序疾。還捧椒觴,羽衣禮無極。
千里長安名利客,輕離輕散尋常。難禁三月好風光。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
記得年時臨上馬,看人眼淚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無千日酒,空斷九回腸。
瓦枕藤床,道人勸飲雞蘇水。清雖無比。何似今宵意。
紅袖傳持,別是般情味。歌筵起。絳紗影里。應有吟鞭墜。
深深花院。雨虐風饕遍。只欠畫屏并羽扇。誰領略春風面。
愁須詩酒相禁。少陵底事慵吟。不是為梅牽興,怕渠惱亂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