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綿山
親在要君召不來,
亂山重疊使空回。
如何堅執尤人意,
甘向巖前作死灰。
親在要君召不來,
亂山重疊使空回。
如何堅執尤人意,
甘向巖前作死灰。
父母在世時,你卻拒絕君主的征召,讓使者在重山疊嶂中徒勞而返。為何如此固執地違背他人心意,甘愿在山巖前化為死灰呢?
要君:要挾君主,這里指拒絕君主的征召。
堅執:固執。
尤人意:違背他人的心意。
作死灰:化為死灰,指介子推抱樹被燒死。
這首詩圍繞介子推的故事創作。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賢臣,曾隨晉文公重耳流亡。重耳歸國為君后,介子推不愿邀功,與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為逼他出山,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最終抱樹而死。詩人可能是在游覽綿山或聽聞此事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對介子推拒絕征召、抱樹而死行為的思考。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直抒觀點。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從獨特視角展現了對歷史人物的不同看法。
羌吹宣重籥,胡床近小臺。
輕輕云片度,淡淡月華開。
壁暗雨留蘚,庭虛風落梅。
納涼公宇邃,清夜興悠哉。
巨浸滔天后,遺黎復業初。
桑田皆變海,老稚半為魚。
鑿石開新道,行人問故廬。
客愁那對此,搔首重欷歔。
平生有志欲歸休,老向殊方尚轉流。
五畝桑今如卜宅,千章荻可比封侯。
幾經峽口江水夜,往看峨眉山月秋。
終恐官曹敗人意,不如一笠釣滄洲。
醉眼乾坤大,歸心日夜長。
風霜歲云暮,塵土鬢成蒼。
俗物猶能在,危機只自防。
可無田種秫,三徑未宜荒。
相送自崖返,忍看騎馬回。
故情真獨厚,疊鼓未須催。
此去無三舍,相留盡一杯。
風林如惜別,摵摵暮聲哀。
文宿動三吳,于門應大儒。
中秋寒律近,九葉瑞蓂敷。
錦被棲郎舍,朱幡鎮海隅。
金鰲淹從橐,銅虎暫分符。
德蔭紛桃李,仁風暖袴襦。
祝公椿壽永,千歲贊蘿圖。
吳蜀相望萬里程,經年書到說都城。
御溝猶泛宮花出,春草還依輦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國,東南父老亦傷情。
鄭公鄉里聞如故,誰道胡兒解弛兵。
修竹繁陰覆綠萍,壓墻朱實鬭星星。
明珠落掌驪龍睡,丹殼歸盤白馬刑。
曾指畫圖夸北客,至今漬蜜動南溟。
可憐傖父流涎久,何日烏山始一經。
云氣昏江樹,春流沒釣磯。
如何連夜漲,似欲送人歸。
亂石水聲急,片帆風力微。
舟師且停櫓,鷗鷺畏人飛。
水滿春畦白,云連晚照黃。
野花時結子,溪柳不成行。
客禮容吾懶,酣歌與世忘。
晚來得新句,吟罷立蒼茫。
僊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
雪霜千里色,關塞一時情。
永夜驚烏鵲,中原有弟兄。
清輝憐獨對,良會苦難并。
目斷一天遠,愁隨兩地生。
倚樓何處笛,凄切送殘聲。
盤石山深鳥相呼,常憂草木侵樵蘇。
子孫存者亦牢落,安得上冢來鴻臚。
憶初起家聲烜赫,翰林主人嗟莫及。
只今若使翁不亡,再試南宮期第一。
傳郎十四如我長,骨骼已似能文章。
阿翁穿楊有舊箭,傳乎勉力不可忘。
平生每臨岐,輒作數日惡。
況當暮冬際,尤用感離索。
千林已空枝,饑烏晚猶啄。
北風殊未已,槭槭卷黃落。
想當道里遠,窈窕復尋壑。
霜寒清夜驛,月樹墮驚鵲。
仆夫睡已熟,獨坐誰與樂。
寄詩往問之,聊以慰寂寞。
刺桐城邊桐葉飛,刺桐城外行人稀。
客來別我有所適,問客此去何當歸。
林卿妙齡才秀發,胸中萬卷涌溟渤。
家聲合沓蓋九州,里第嶙峋表雙闕。
朅來試吏天南方,驥縶焉能騁所長。
梅僊脫身東市卒,杜老落筆中書堂。
傳道淮壖減豺虎,政須禮樂事明主。
之子軒軒霄漢姿,好向春風刷毛羽。
惡石亂崢嶸,胡為君此行。
功名成底事,舟檝誤平生。
天遠寧容問,灘流本自鳴。
林猿如會意,故作斷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