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葉縣
葉公丘墓已塵埃,
云矗崇墉亦半摧。
借問往年龍見日,
幾多風雨送將來。
葉公丘墓已塵埃,
云矗崇墉亦半摧。
借問往年龍見日,
幾多風雨送將來。
葉公的丘墓早已化為塵埃,高聳的城墻也已大半坍塌。試問當年葉公好龍時真龍出現之日,有多少風雨隨之而來呢?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沈諸梁,字子高,封于葉(今河南葉縣)。
崇墉:高大的城墻。
見:同“現”,出現。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葉縣,看到葉公遺跡的破敗景象后,聯想到葉公好龍的故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一些徒有其表、名不副實的現象,引發詩人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葉公好龍的典故,諷刺那些表面一套、實際另一套的人,同時感慨歷史的興衰。其特點是借古諷今,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這類詠史詩豐富了詩歌的題材和內涵。
雨絲絲,風片片。黯澹江頭,天也傷離散。一曲驪歌腸欲斷。乍聚還分,別恨如何遣。
楚天遙,吳地遠。斷梗飄萍,浪跡風塵慣。握手臨歧心緒亂。兩地相思,魂夢縈江漢。
黯黯垂楊道,青山引去程。
啼烏過古驛,寒日淡高城。
僧磬隨云度,村煙隔樹明。
只憐橋下水,猶作別離聲。
不著煙蓑,小坐溪邊,持竿自由。破青萍萬點,錦鱗作對,翠蘅幾片,銀沫噴漚。立上蜻蜓,掠過燕子,鏡面波平漾直鉤。須相待、翣時連貫,繞澗深游。
濠梁樂意成愁。聽唼唼、無聲動碧流。笑富貴鸂畔,千秋避跡,淮陰臺下,一旦封侯。香餌頻添,垂絲穩宕,浪影圓時雙尾投。居然得、勝臨淵暗羨,緣木長求。
土田不糞便滋榮,百谷從教未識名。
一雨似秋三節夏,四時皆穫半年耕。
人非土著翻成庶,食有馀糧到處盈。
卻恨摴蒲成夙疾,竊花兒女說風情。
紫臺風急雁聲愁,
去國離家不自由。
獨有穹廬深夜月,
清光不異漢宮秋。
聘乏金錢,貯無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青裙縞袂話三生,個儂道是樓東玉。
蠻箋宮體閑鈔,他日娛卿幽獨。
我歌得寶,不唱銷魂曲。
何處是新巢,刺桐花??。
曉來膏雨,報一犁豐信,幾枝嬌色。岸草河沙明似鏡,不到塵埃花陌。
急管繁弦,香車寶勒,正阻尋春客。東風特起,半空微露晴碧。
何況主意深勤,冰清才藻,玉潤真圭璧。翠麓華堂橫枕水,波底斜陽紅濕。
蓮社風流,桃溪標致,便覺凡心息。玉尊傾盡,笑中歸步鉤月。
丘壑尋盟共歲寒,相逢休笑鹿皮冠。
雄心不擲梟盧雉,枵腹曾吞熱鐵丸。
四印養生慚魯直,三江飲水老張翰。
問君妙覺庵中像,笠屐何時入畫看。
武帝南征并海回,九天云?拂天來。縹緲群仙朝絳節,五云宮闕是蓬萊。
蒼蒼玄武鎮皇州,天上銀河轉地流。言君不是乘槎者,昨夜分明到斗牛。
金馬岧峣接鳳臺,石渠高閣倚天開。仲舒早備天人策,漢主臨軒問自裁。
日射金門曙色開,故人銜命出蓬萊。
花邊躍馬香風動,鷗外飛帆細雨來。
北闕有心方重道,西江無地不生才。
明堂榱桷先收拾,梁棟行應屬大材。
一秋心緒對流波,風起回塘落晚荷。
下坂白羊驚野火,出林紅鳥學蠻歌。
溪非近海潮生小,葉漸辭枝見月多。
欲訪李郎愁道阻,愿隨漁者逐煙蓑。
世道支撐盡要人,
閱人多后眼通神。
一朝相去三丞相,
今昔同歸識認親。
閑居寂無客,柴門晝常關。
孤舟小于葉,放浪煙水間。
樹暗楊梅村,露下白蓮灣。
釣魚樵風涇,買酒石帆山。
向來支許輩,恐亦無此閑。
道逢若耶叟,握手開蒼顏。
蕭翁本勝士,諸郎多藝文。傷哉晚大謬,家國成絲棼。
主昔食何邑,桃李爭秾芬。禁臠必王謝,風流映青云。
豈其獨天幸,不見臺城軍。曲阿故近甸,茂林有高墳。
玉魚既無恙,廟食仍蒿焄。此事乃可書,所恨荒前聞。
千舟集浦溆,吉卜叩靈氛。我亦肅襟屨,一瓣崇爐薰。
徘徊慨千載,江波日沄沄。誰當著奇語,歌之擬湘君。
大峴才過喜可知,
指空言已副心期。
公孫計策嗟無用,
天與南朝作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