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琴步屈悔翁原韻
一與青峰別,居然綠綺橫。古風吹壁冷,幽谷響泉清。誰解臨厓聽,空令逸韻生。知音如可遇,天地有新聲。
他山蒙在御,雕琢已無辭。輕薄憐膠漆,風塵豈磷緇。霜峰寒雁落,哀峽斷猿遲。別調成孤賞,空山雨雪時。
一與青峰別,居然綠綺橫。古風吹壁冷,幽谷響泉清。誰解臨厓聽,空令逸韻生。知音如可遇,天地有新聲。
他山蒙在御,雕琢已無辭。輕薄憐膠漆,風塵豈磷緇。霜峰寒雁落,哀峽斷猿遲。別調成孤賞,空山雨雪時。
自從與青峰告別,竟有綠綺琴橫陳眼前。古老的風吹得巖壁清冷,幽谷中泉聲清越。有誰能理解臨崖傾聽的心境?空讓超逸的樂聲自然生成。若能遇到知音,天地間將回蕩新的聲響。他處的山石承蒙雕琢,已無需再推辭。可憐那膠漆般的輕薄交情,風塵中豈能被污染?霜雪中的山峰寒雁飛落,哀峽里斷猿的叫聲遲緩。這獨特的曲調只能獨自欣賞,在空山雨雪紛飛之時。
綠綺:古代名琴,此處借指形狀如琴的山石(石琴)。
逸韻:超逸脫俗的樂聲,此處形容石琴自然發出的聲響。
知音:典出伯牙子期故事,指理解音樂或心意相通之人。
他山:《詩經·小雅》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處借指別處的山石。
磷緇(lín zī):《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比喻受環境影響而改變本質,此處取反意,指不被污染。
別調:不同尋常的曲調,指石琴獨特的自然之聲。
此詩為步韻酬和之作,“屈悔翁”或指清代詩人屈復(字悔翁)。創作背景或為作者游覽山林時見石琴(自然形成如琴的山石),感其天然之聲無人欣賞,結合文人酬唱傳統,步屈氏原韻而作,暗含對自身際遇的感慨。
全詩以石琴為線索,通過描繪其所處的幽寂環境與自然聲響,由物及人,既嘆知音難覓,又表堅守高潔之志。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清代山水酬和詩中兼具自然之趣與人文情懷的佳作。
海棠經雨胭脂薄。蝶魂殢、沉香睡覺。露網蛛懸,芹泥燕污,誰理僮約。畫梁不展秋千索。撼屈戍、金蟾齧鑰。玉女蜚廉,虛供灑掃,鉛淚紅閣。
斷碣處,樓頭柳色,陌上車轍。殘篆和灰再撥,吟箋卷淚自疊。待贈與、連環情不絕,又還恐、輕碎成玦。剩欲托微波向君訴,沈沈暮天闊。凄切,素弦未弄先折。便一片、春江流愁去,更奈江水咽。拚挽斷羅巾,從此離別。舊香未滅,偏系人、鸞帶當時雙結。休憶江南芳菲節,闌干外、月華漸缺。念前約、相思銷病骨。怕春晚、寂寂空庭,伴獨客,梨花滿地鵑啼血。
竹院橋廊未放晴,一涼生處綠交橫。隔林休厭荷池小,風葉時傳潑雨聲。
壯歲干名幸起家,十年蹭蹬一長嗟。憑陵初托風前鹢,淘汰終隨浪底沙。沒得玄機問黃檗,卻將齊物付南華。感君憐我貽佳句,一段秋光照晚霞。
香迷帶眼腰圍約。瘦應怯、寒梅小萼。倩影亭亭,開簾還怕,眉月窺著。回波不怨春潮錯。怨錦字、修麟枉托。閱盡花時,紅啼翠泣,誰管開落。
喚醒離魂,熏爐枕障相思處。漏驚輕夢不成云,散入茶煙縷。密約賣釵又誤,背羅帷、前歡忍數。燭花吹淚,篆字回腸,相憐情苦。題遍新詞,問誰解唱傷心句?闌干四面下重簾,不斷愁來路。將病留春共住。更山樓、風翻暗雨。歸期休卜,過了清明,韶華遲暮。
旋買花栽得野香,浴蘭天氣日偏長。槐龍或躍無人見,凈掃風塵置竹床。
簿領棲遲嘆陸沈,滔滔何處覓知音。凌云詞句豪難敵,似水交情老更深。鼷鼠飲河聊滿腹,白云出岫本無心。從今收拾身閒計,洗竹鋤花日醉吟。
客衣不耐吳棉薄。雁聲遠、鵑聲又惡。柳拜樓心,花底簾額,尋夢無著。饒他足繭絲偏縛。醉醒半、隨人惋愕。孔漏蟲天,年窮鶴語,愁款觥酌。
換盡年光,燭花依舊紅如此。故家簫鼓掩胡塵,中夜悲笳起。撥冷爐灰未睡,忍重提、昆池舊事。明朝還怕,剩水殘山,春歸無地。彩燕飄零,玉釵蓬鬢愁難理。當筵莫勸酒杯深,點點神州淚。空憶江南守歲,照梅枝、燈痕似水。星沉斗轉,北望京華,危闌頻倚。
池通幽澗碧如油,試水新鵝小拍浮。行過板橋花片落,被風邀上采菱舟。
葛巾茅屋自為娛,門掩槐陰長夏初。聒聒難休鳩喚婦,飛飛不定燕將雛。繞池曳策攜雙鶴,架水澆花課小奴。麥飯滿甌葵數箸,丁寧車馬肯來無。
卜得歸期歸未定。畫里吳船,夢里瀟湘影。消息楚云迷遠近。斷魂夜夜驚秋枕。喜說刀頭圓破鏡。照見啼妝,淚粉腮紅印。長托春酲慵不醒。閑花無數飄芳徑。
一日吟成九首詩,旁人都愛少瑕疵。直須作到無人愛,始是我詩長進時。
雨織清愁,香溫斷夢,十年心事堪嗟。冷落歌燈,尊前怕聽琵琶。高樓只在斜陽外,更為誰、留滯天涯?但凄然,望極秋江,一片蒹葭。歸來依舊吳山碧,對荒煙苑圃,古蘚紋紗。喬木蒼涼,明朝知是誰家?吟箋縱寄相思字,又何情、與說年華。待重追,昔日游蹤,畫舫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