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園即景
總為耽吟萬事休,
況當佳日許清游。
園花似錦春爭繡,
野鳥如簧曉更幽。
竹外有山皆蘊藉,
柳邊得水倍風流。
一池凝碧斜陽候,
自把魚竿上釣舟。
總為耽吟萬事休,
況當佳日許清游。
園花似錦春爭繡,
野鳥如簧曉更幽。
竹外有山皆蘊藉,
柳邊得水倍風流。
一池凝碧斜陽候,
自把魚竿上釣舟。
總是因為沉迷于吟詩而放下其他事務,何況在這美好的日子里得以輕松出游。園中的花朵像錦繡般絢爛,春天仿佛在爭著刺繡;野鳥的鳴叫聲如笙簧般婉轉,清晨更顯幽靜。竹林外的山巒都顯得含蓄深沉,柳樹旁有了溪水更添風韻。夕陽西下時,池塘里的水色深綠如凝,我獨自拿著魚竿登上釣舟。
耽吟:沉迷于吟詩。
佳日:美好的日子。
如簧:形容鳥聲宛轉,如同笙簧奏出的樂音。
蘊藉:含蓄而有內涵,此處形容山景的沉穩。
凝碧:深綠色,形容池水在夕陽下的顏色。
此詩當為詩人春日游覽南園時所作。此時詩人沉浸于吟詩創作,趁佳日出游,南園的明媚春光觸發了創作靈感,遂寫下此詩以記錄當下的閑適與對自然之景的喜愛。
全詩以‘耽吟’‘清游’開篇,引出對南園春景的細致描繪,通過視覺、聽覺的多維度刻畫,展現了南園景色的明麗與幽靜。結尾‘自把魚竿’的動作,更顯詩人閑適自得的心境,整體風格清新明快,是一首描繪自然美景與閑適生活的佳作。
騾風歷鹿碾沙平,小憩征塵雨乍晴。滿院弦歌喧晚驛,一堤楊柳抱春城。河干地控確磝戍,隴上人耕鼓角聲。亦有賓王在徒步,何常不見涕縱橫。
薄暮輕煙合,流觀趣更閒。僧穿樵徑去,農帶夕陽還。野氣平吞樹,天光仄壓山。徘徊興未極,纖月上柴關。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憐漢婕妤。
隱幾高樓送夕陽。天教晚節伴寒香。綵衣扶杖呼文度,椎髻新舂有孟光。秋瀲滟,日舒長。三年海上看紅桑。西湖歸棹尋鷗約,好為梅花進一觴。
弦管之流聲,景物之感情。激徵含商,舒華發英。固所以合融怡于自然,而惜流轉之不停。亦猶夫見穿花之蛺蝶,賦點水之蜻蜓。思盡醉于風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天枝分秀藹璇杓,光涌銀河半夜潮。西母誕彌先十日,壽星頒朔恰三朝。騎龍曾把黃金斧,駕鳳旋登紫玉霄。兩國夫人榮有子,慈宣不老瑞香飄。
云石山人是我師,憐才欲筑一庵詩。網羅文獻吾徒責,玉敦珠槃看小兒。
青影亂簾旌。點點春星。碧天如水月華明。深院夜涼人乍定,吹墜銀屏。闌外竹聲清。半臂紗經。玉階猶憶那時情。團扇軟羅兜不住,茉莉釵橫。
瑤臺十二玉闌干,月出名花映掌寒。自是仙人君不信,只今誰得醉中看。青鳥翩翩錦字通,玉簫秋冷玉函宮。情知洞里如花女,共指風流許侍中。
玉堂高,良夜靜,兩行綠鬢珠簾影。雙眸光射簡編青,蠟花紅過枝頭杏。墨光如漆顏如玉,如此豪奢差不俗。十載聽雞蕭寺中,名成合享風流福。奪得鰲頭付阿兄,鉅筆如椽專史局。按來新樂五音調,小宋名高宮禁熟。剪燼清宵素手勞,焚膏彩袖揚清馥。月初高,風弄竹,丹鉛已看盈篇幅。應與金蓮一例傳,千秋照耀雙枝獨。
山寺里頭無可作,輥出木毬兩三個。不獨玄沙遭一攧,雪峰老人亦話墮。
云本無心師亦閒,閒身聊臥白云間。白云不滅身長在,時往香臺請供還。
還是吟詩好,吟詩可禦煩。芝蘭閒著意,桃李妙無言。心洗觀群動,神清息眾喧。何如歌詠樂,悟徹散泉源。
窗間獨坐意翛翛,一盞寒燈伴寂寥。風是故人能自至,月為佳客不須邀。金甌泛酒飄春霧,石鼎烹茶響夜潮。千卷蕊珠閒誦罷,紛紛鸞鶴下青霄。
海上歸來宦橐空,負戈萬里復從戎。玉關田賦三司外,金齒功名百戰中。畢竟蒼生思謝傅,果然天子用溫公。大星一墜英雄恨,五管烽煙照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