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端叔游穎昌西湖三首 其三
與世相疏行路難,
不禁塵土便思山。
山中獨念故人遠,
雪舞清聲窗竹閑。
與世相疏行路難,
不禁塵土便思山。
山中獨念故人遠,
雪舞清聲窗竹閑。
與世俗日漸疏遠,人生之路更顯艱難;難耐塵世的紛擾,便開始思念山間。獨處于山中,更想念遠方的故人;雪花飄飛,窗外竹枝在雪落聲中顯得悠閑。
疏:疏遠,不合。
行路難:此處指人生道路的艱難,非實指行路。
塵土:代指世俗的紛擾、繁瑣事務。
清聲:指雪花飄落竹枝時發出的清脆聲響。
閑:形容竹枝在雪落中舒展、悠閑的狀態。
穎昌西湖(今河南許昌西湖)為宋代文人雅集之地。李端叔(李之儀)與作者當為同游之友。詩中‘與世相疏’‘思山’等句,或反映作者當時因官場或生活壓力產生的超脫心緒,游湖之際觸景生情,借詩抒懷。
此詩以‘世俗—山間’為情感脈絡,前兩句直抒對世俗的疏離與對自然的向往,后兩句以雪竹閑靜之景深化心境,既寫游湖時的所見所感,又暗含對友情與超脫生活的珍視,語言凝練,意境幽遠。
鳥噪烏江渡,鯨吞白下州。地分元帥重,聲入賊營愁。近磔巡江尉,將俘北闕頭。兵行速如鬼,高鼻半氈裘。江闊烽煙冷,城危戰騎驍。虜從諸道入,將擁潰兵驕。萬國晝多壘,三軍夜擊刁。干戈空滿眼,蛇豕不勝梟。避地蒼黃夜,悲涼郡郭西。捫蘿危絕磴,杖策困深泥。掩面憐癡女,回頭愧老妻。驚魂猶未定,胡馬莫頻嘶。野宿寧堪度,風餐寔自憐。妻孥渾在眼,戈甲暗凋年。夜月翻驚鵲,炎天看跕鳶。射敵無一矢,南渡幾樓船。心折來時路,身行亂后村。土兵呵白晝,野婦哭黃昏。賊去煙留屋,人歸日在門。舂陵四萬戶,今日幾家存。閶闔乾坤大,封疆四百州。蒙塵二圣哲,伐叛六春秋。地入強胡闊,官封悍將優。奉天哀詔下,感泣萬方愁。
我亦人間失母人,秋庭題畫更酸辛。拒霜紅后花如昨,率野黃時草不春。經國四方成晚孝,為兒一日識天倫。固知錫類君能及,應念征夫各有親。
目送群賢上省臺,未曾西去且東來。青梅煮酒酸同醋,羊肉涮鍋硬似柴。天下蒼生失環堵,使君孟德始雄才。座中惟有查初白,敬業高堂不染埃。
大皞應節條風回,沖氣韶光遍九垓。青云霈澤素冰開,燕嬌南徂鴻北來。眷春陽之可樂兮,嘉平疇之于耜。桑藹藹以娛蠶,麥芃芃而覆雉。群花艷而鶯繁,碧藻縈而魚麗。偉佳人之獨抱,飲醇和而并熙。襭皋蘭以為佩,綴江蘅以自嬉。偕三五兮良儔,登京岡兮夷猶。舞惠風兮仙仙,歌伐木兮悠悠。循芳谷以薖軸,撫流水而浮游。汰梓澤之靡冶,蕩牛山之沈愁。將安排以齊化,系長繩于煦日。縱予心于區外,侶東皇之太一。
歸來鄰里悉不記,未免驚呼問桑竹。
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崔子信桑條,餒去多餒還。為歡復摧折,命生絲發間。
正帶夢、流鶯碎語。似訴簾間,已收宿雨。此日墻頭,花枝定是招行旅。風光何處,總在斜橋極浦。看才過收燈,卻又是林邊,春筍將努。倚簾曾暗許,錦鱗來太遲暮。連朝春困,渾欲倩、東風扶住。便從此、炙杏烘桃,怕難熨、兩眉愁緒。憑闌久、斜陽紅斂,漸沈霞縷。
外氏零丁一轉蓬,欲從何處問孤蹤。盍簪得遂平生愿,總屬王劉雨露功。
誰謂咫尺勢,宛如觀九疑。狂風吹白雪,片片落天池。云氣繞半壁,煙光昏四維。髣髴湘君廟,如聞猿狖悲。颯沓凌冬樹,點綴有馀姿。楚客善毫素,游燕人未知。北窗遇陶令,大醉雪寒時。凍灑丹青筆,長歌歸去詞。它日看圖畫,難忘剡水思。
出山閒度過橋風,留我持觴兩頰紅。座對臘梅花著蕊,南窗斜日角聲中。
山中宰相地行仙,矍鑠精神晚節堅。杜老詩篇開寶際,陶公祿米義熙前。梅花紙帳寒無夢,喬木深山老有年。一自朝云解脫后,藤床枯坐六如禪。
深秋野外足煙蘿,佳節招尋共踏歌。客有清狂同落帽,山看形勢擬飛駝。云連遠樹千峰合,水落平田獨雁過。容易插萸兄弟會,尊前沈醉且蹉跎。
握節顏公拳透爪,歸元先軫面如生。晉陵發掘今無主,獨有忠魂占冶城。
坡使參寥滴奠茶,定將老淚濕煙霞。誰知走入靈山隊,又對閑人說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