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跡十首 其九 呼鷹道
歌舞崗前谷變陵,
秋深狐兔待呼鷹。
崖頭細菊臨風倚,
不管人間有廢興。
歌舞崗前谷變陵,
秋深狐兔待呼鷹。
崖頭細菊臨風倚,
不管人間有廢興。
歌舞崗前曾經的低谷如今已變成了丘陵,秋意深濃,狐兔正等著獵人呼鷹來捕捉。崖頭的細菊在風中搖曳,它并不理會人間的興衰變遷。
歌舞崗: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曾是歌舞歡娛之地。
谷變陵:指地勢的變遷,山谷變成丘陵,寓意世事變化。
呼鷹:指獵人呼喚鷹去捕獵。
細菊:細小的菊花。
廢興:指事物的衰敗與興盛。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秋日游覽古跡時,看到曾經繁華之地如今已滄海桑田,從而引發了對歷史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思考,進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世事興衰無常。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襯托人間變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獨特感悟。
朱節朝持下紫宸,北風揚旆潞河濱。飛槎渭水星為使,授簡梁園雪照人。去路正逢葭菼夕,歸期先趁棣棠春。遙遙草色西池畔,何限新詩入夢頻。
清夜泛蘭舟,因君慰別愁。露光浮草白,月影散林幽。羽檄傳新捷,圖書憶舊游。方知魯子敬,雅量邈難儔。
湖山小立暮天寬,放眼浮云莫便歡。事勢今唯長太息,風塵到處損儒冠。去長安已若許遠,自太康來無此寒。王父墳頭草木白,界蒼涵翠泫然看。
朝來入峽悶船遲,也有欣然出峽時。山色亦如人送客,送行倦了自應歸。
重重花葉鏡光中,在子還如在我同。萬朵寒香方丈室,不曾零落似霜風。
夜柝忽驚鄉夢淺,破云殘月照窗斜。寸衷不是杞人過,四海原為天子家。雙鬢蓬搔老囹圄,一身寂寞又春華。憂心獨覺孔殷處,世故茫茫未有涯。
志士悲日短,勞人苦日長。譬彼溝中水,惜此薤上霜。胡鷹矯雨雪,越鳥思南翔。物理固有托,東西安可量。愿言繁華子,毋為老大傷。
真火本無候,真人自出現。問埽劫灰馀,幾見紅蓮變。
入郭會親友,園亭喜暫開。斷冰簾外落,殘雪樹邊來。秉燭聽瑤瑟,停歌引玉杯。平生鄉井意,盡醉共徘徊。
柂樓釃酒出金陵,病后衣裳體不勝。風雨滿江寒屃赑,庭闈何處發鬅鬙。周璆實下諸侯榻,王式虛蒙博士徵。一曲離歌凝客思,幾行疏樹隔漁燈。
前有枕,前有枕,乃是石,可寢巾簪。一任?■,何如少飲。
樓迥山饒翠,湖平水漫黃。開簾無午暑,隔洞有秋香。冰枕聊相慰,云帆亦未忙。月明與溪色,好在紫微郎。憶上青蘿磴,流年三十三。僧人頭似雪,寺坦竹如藍。蕭使登高石,吳公守隱巖。清風殊未遠,咫尺看云嵐。
神龍時未遇,蠖略蟠深淵。不有浮云藉,何由潤八埏。鹍鵬隨海運,一徙陰重玄。扶搖非有負,羽翮安能旋。遠臣必有主,邇臣必有先。商君因景監,五羖介穆賢。內資富強業,外秉侯王權。功名豈不偉,烈士無稱焉。行藏制在己,升沉制在天。寸尺既可枉,尋丈寧無愆。所以魯連子,抗志青冥間。只矢三軍解,單辭六國全。萬鐘茍不欲,屣脫如浮煙。諒哉天下士,疇克與比肩。
昨屬傳書寬遠憶,側聞為郡解憂襟。他鄉病起逢秋色,故國花香見客心。三徑園莊常闃寂,百年臺榭獨登臨。天晴水散荊襄急,云合山包汝鄧深。州縣黃堂非爾輩,朝廷驄馬要人欽。也知皂蓋熊羆軾,不換烏臺獬豸簪。盡道白公如白玉,終然黃霸錫黃金。徵聊拜相他年事,野老扶犁望傅霖。
學得萬人敵,人莫敢仰視。泣得萬人驚,人莫能仰視。太息不讀書,士所以不至。一人制萬人,終為萬人制。漢軍作楚歌,時逝騅不逝。拋頭贈故人,丈夫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