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中番俗
遍履蘭中地,番莊卅六多。
依山茅蓋屋,近水竹為窩。
眾怪疑魑近,心頑奈石何。
往來皆佩劍,出入總操戈。
酒醉欣搖舞,情歡樂笑歌。
尊卑還可愛,男女實難訛。
八節無時序,三冬亦暖和。
未能傳五教,咸曉四維摩。
遍履蘭中地,番莊卅六多。
依山茅蓋屋,近水竹為窩。
眾怪疑魑近,心頑奈石何。
往來皆佩劍,出入總操戈。
酒醉欣搖舞,情歡樂笑歌。
尊卑還可愛,男女實難訛。
八節無時序,三冬亦暖和。
未能傳五教,咸曉四維摩。
我踏遍了蘭中的土地,這里有三十六個以上的番族村莊。他們靠著山用茅草蓋房子,臨近水就用竹子搭窩棚。眾人怪異的模樣讓人懷疑鬼魅就在附近,他們心性愚頑就像石頭一樣難以改變。這里的人來來往往都佩著劍,進進出出總是拿著戈。他們喝醉了酒就欣然搖擺起舞,心情歡樂就放聲高歌。他們的尊卑秩序還挺可愛,男女之間也不會有差錯。這里四季沒有明顯的時序變化,冬天也很暖和。雖然沒能向他們傳授五教,但他們都知曉四維的道理。
蘭中:地名。
番莊:番族的村莊。卅六:三十六。
魑:傳說中的鬼怪。
頑:愚頑。
五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
四維:指禮、義、廉、恥。
可能是詩人在游歷蘭中地區,深入番族生活后創作。當時蘭中地區番族聚居,與中原文化有所差異,詩人通過親身經歷,記錄下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首詩描繪了蘭中番族的生活狀況,包括居住、習俗、氣候等方面。展現了番族獨特的生活風貌和一定的道德秩序,在文學上為后人了解當時番族生活提供了生動資料。
薊北青山照別卮,請君聽我秋風辭。揚州十月梅花發,江上春光好贈誰。
嶺海初聞大小開,天花忽見后前臺。風吹碧嶂臨飛錫,月滿澄湖出渡杯。閉閣楊雄時坐臥,逃禪蘇晉暫徘徊。懸知吾輩皆前會,漫許沙門點故胎。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頭。誰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國士秋。奸計不逃人物議,畫圖解寫古今愁。沽才斗虜固應爾,更有同時鸚鵡洲。
兵火馀生萬事空,流移居近幸相從。抽吳舊話誰堪續,揮麈清談苦憶公。
維東有神岳,巍巍薄青天。連峰蔽日月,峭巘埋云煙。金銀峙宮闕,瑯玕種成田。蛟龍蟠壑底,鸞鵠巢層巔。柴望紀有虞,封禪遂牽聯。秩神匪有徼,彝典自古先。崇臺瞻秀色,魯國無山川。何時登絕頂,豁目窮垓埏。
莫為功名怨別離,別離何用送行詩。沅江臘月無楊柳,聊折梅花贈一枝。
漸消觱發漸回溫,地近天心自可珍。貼耳鴻聲動邦國,盡過捫虱負暄人。
積歲江門幾度過,不將錦繡薄藤蓑。雪坭鴻爪他年夢,記得漁翁此放歌。
祭虎虎何功,云能食封豕。封豕善遁藏,充觴得仙麂。仙麂雖馴良,入口那復吐。虎去不復來,居然暴禾黍。
領袖鄉庠四十年,被書誤得到華顛。玉川大用不及試,東野古心常自鞭。抱疢二詩知命語,遺骸一偈小乘禪。修文地下非公愿,生則當生兜率天。
東來十月黃塵滿,霰點霜花總未堪。恰是使君誠意足,帶將臘雪赴荊南。平壓龍山五尺危,墮鳶何處避陰威。漸令融罷春泥軟,麥浪黏天燕子飛。檐角低猥小憑欄,霏霏只合對高寒。他年認得名堂意,不作銷金煖帳看。
雙燕飛,雙飛不只棲。銜春歸柳巷,弄水出花溪。驚風起,雙燕離,一雄復一雌,一東復一西。含啼悲宛轉,顧影復差池。青天一萬里,遙系長相思。岧峣桂嶺不可度,云軿日暮迷煙霧。秋去春來如可逢,寧辭萬水千山路。
羲娥相逐走,歲月不饒人。露重棲翰倦,月明歸夢頻。還家如過客,落地即成親。世路秋風早,悠悠多賤貧。蘋風入疏竹,紅影飐窗扉。遠地猶為客,寒閨未寄衣。絲蟲墮復上,旅雁去還歸。寄語水曹裔,相期老翠微。
蓬萊山頂玉為峰,夜夜晴光吐白虹。石髓多年化韶粉,冰華無意屬東風。一天素月連云冷,萬斛明璣墮地空。只恐高寒禁不得,乘鸞飛度碧瑤宮。梨云柳絮共微茫,春入園林一色芳。枸杞通靈空吠月,芙蕖到死不禁霜。夢游蓬島瑤臺曙,歌落吳云玉樹長。亦擬廣寒親學舞,朝來新制白霓裳。冰夷游遍列仙家,片片臨風散六花。陰壑有光迷白月,亂山無處覓青霞。臺高漸見石棱長,枝重不禁梅影斜。聞說銀河都剪碎,津頭幾欲問星槎。六丁鑿碎玉崚嶒,刻玉為花笑裂繒。石蜜和漿調露蕊,茶鐺無水斲崖冰。城頭看樹低三尺,云里有山知幾層。欲寄江南問春信,珠璣落紙筆光凝。凍云巖壑曉曈昽,目極齊州望欲空。落月回光窺上界,嬌花無信誤東風。曲吹鐵笛驚云散,槎向銀河與海通。野客燒丹深洞里,自調火候似春融。花繞亭臺水繞門,壺中別是一乾坤。銀蟾飛去秋無色,白石長來云有根。樹印蚪枝翻畫譜,僧調獺髓補詩痕。相如健筆誰堪繼,好騁詞華賦兔園。銀漢傾翻貫月查,驚鴻無處認江沙。水晶簾密秋光冷,華蓋峰高天影斜。飛瀑半凝蒼玉佩,薰風不度碧桃花。山前山后多鄰曲,盡作江南富貴家。俗塵無路到巖扃,瓊作池臺玉作亭。海月寒通千頃白,楚山瘦減八分青。回屏紋細裁龜甲,野褐年深補鶴翎。應有才華奪天巧,天葩飛墮滿中庭。羽仙飛步駕青鸞,仙袂臨風響佩環。琪樹移根來月里,瓊花無夢落人間。春回壟首梅先覺,舟入山陰客未還。我亦玉堂揮翰手,他年鹓鷺簉朝班。
白云無盡楚天寒,鴻雁蕭蕭楓樹丹。楊子月明愁里度,蕪城雨色夢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