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陵口
綠遍千村叫杜鵑,余寒猶未脫吳綿。
暮云青草夾岡埭,春水小風陵口船。
舊事六朝殘夢外,客程十載夜鐙前。
白頭不奈間愁攪,擬向空門問老禪。
綠遍千村叫杜鵑,余寒猶未脫吳綿。
暮云青草夾岡埭,春水小風陵口船。
舊事六朝殘夢外,客程十載夜鐙前。
白頭不奈間愁攪,擬向空門問老禪。
千村萬落一片翠綠,杜鵑鳥在啼叫,殘余的寒意還未消散,我仍穿著吳地的絲綿衣。傍晚的云朵、青青的草地夾著堤壩,春水蕩漾,微風輕拂,陵口的小船在行駛。六朝的舊事已如殘夢般遠去,我這十年的旅途都在夜里的燈前度過。我已白發蒼蒼,無法忍受這無端的愁緒困擾,打算到佛門去請教老和尚。
晚次:晚上停留。陵口:地名。
杜鵑:鳥名,又名子規。
吳綿:吳地所產的絲綿,這里指用吳綿做的衣服。
岡埭:堤壩。
鐙:同“燈”。
空門:指佛門。老禪:老和尚。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旅途之中,經過陵口,看到當地的暮春景色,聯想到六朝的興衰往事,又感慨自己多年的羈旅生涯,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之景與個人情感、歷史滄桑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照壁昏黃一瓦鐙,
蕭然家具冷于僧。
問伊蹋遍槐安道,
此段荒寒夢未曾。
獨石城邊暮靄封,
馬嘶猶識去時蹤。
出關屈指才三月,
踏破云山幾萬重。
星移帆影月移沙。秋思誰家。別時不敢分明語,蹙春山、暗損韶華。又是中秋時候,西風幾陣歸鴉。
相思難遣夢交加。水闊山斜。尊前常恨天涯遠,況如今、真個天涯。若問重來何日,待伊歸向窗紗。
西楚。
掛片席、春晚柳綿飛空,水急灘聲疑雨。
慰愁旅。萬一嬋媛佩玦,鳳吹臨前浦。
曠望久、渺渺微波未通語。
往事重省,萬里乘風破浪去。
海山天迥,經旬變寒暑。
何似江頭,夕照光中,坎侯歌罷,自有待月留云處。
北園荒草幾經春
監國不亡國豈淪
若究禍端肇亡國
九原應怨董夫人
東南文物弦歌地,忍見貔貅虎豹來。烽燧光騰霄漢赤,鼓鼙聲震石城摧。百年浩劫知難免,萬井流離劇可哀。日暮不堪翹首望,二龍山色戰云埋。
元戎開府說天波,坐鎮中流戰策多。不御佛貍窺峴首,任教胡馬渡淮河。云昏故黯旌旗色,風惡驚傳策勒歌。自愧書生無武略,手刪荊棘出銅駝。
在昔嘉隆際,承平事粉飾。海內主文盟,王李兩詞伯。小美復繼之,火攻勢頗急。何人秉國成,烈焰正熏炙。
盈室惟菉葹,蘭茝遭掊擊。駭機罹家難,歸來避毒螫。園裁五畝余,環舍清流激。繪作《輞川圖》,慘澹見筆墨。
卷軸牛腰粗,縱橫滿篇什。邇來百余年,齒頰尚嘖嘖。張公黃門后,高爽世無敵。買斷謝家山,猶存到公石。
畫圖已散落,棄置等瓦礫。公獨購之歸,綈錦加閟惜。東風初解凍,春溪漾深碧。來繼斜川游,酒酣話疇昔。
晴窗展絹素,香古色微黑。風亭暨月榭,指示仍歷歷。醉眼重摩挲,瞪視三嘆息。古人構名園,經營費金帛。
鑿池引潺湲,累石肖屴崱。一旦高臺傾,荒廢委叢棘。寧僅李與牛,后世供笑啞。茲園幸無恙,復作高人宅。
橋邊駐巾車,竹下岸冠幘。豈繄主人賢,亦恐無此客。后日儻重來,梅梢應放白。
鳥道云逾濕,
天低路轉欹。
驚蛇豐草動,
駭馬斷橋危。
樹有青蘿翳,
陰無白日移。
四時多雨色,
旅客益凄其。
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官駝鳴鐸逐鹽車,只見風塵不見花。空作江南江北夢,辛夷躑躅倚山茶。
睡起草玄三畝宅,無人載酒眼昏花。不知誰勸路門講,天上日長坐賜茶。
鄴城也似洛城闊,□□園林學養花。欲把一樽隨飲處,□□處處鎖官茶。
池面白魚吹落絮,□□□□退枯花。無因光祿賜官酒,且學潞公灌蜀茶。
佛滅二千有馀載,
五逆兒孫渾不采。
一夜雷轟雨霶霈,
諸天亦為之叵耐。
從來七夕雨偏多,此夕澄澄月渡河。
信有佳人來海國,云開十道放笙歌。
前年河漢雨翻盤,達曙聯吟劍氣寒。
今夕還來共明月,憑看晴晦倚闌干。
海外星辰別有天,五云多處隔風煙。
年來不敢停頭望,但向天街結臥緣。
秋草寒蟲浥露河,翠旂雨蓋奏云和。
當杯入手休教歇,來歲何因寄和歌。
幽人徙倚自寒梧,尊酒當年子大夫。
牛女不分南粵產,黃姑猶可共家姑。
萬里明河只眼前,泛槎何用訊張騫。
后來尚詫支機石,好事書生喜浪傳。
童時乞巧老何言,階下兒孫瓜果繁。
六十年來經七夕,都無人笑老天孫。
夜夜焚香拜女牛,
紅氍關盼冷清秋。
兒家自有羅敷在,
涼月蕭蕭燕子樓。
彊買民田自噬膚
大家破盡為催租
幾多怨氣沖霄漢
天欲無誅可得乎
寥寥天氣已高秋,
更倚凌虛百尺樓。
世上利名群蠛蠓,
古來興廢幾浮漚。
退居陋巷顏回樂,
不見長安李白愁。
兩事到頭須有得,
我心處處自優游。
請纓雅許附元戎,
心膽嵯峨百戰中。
即此便當傾我輩,
不須重問楚人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