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征人語
邊月無端照別離,
故園何處寄相思。
西風不解征人語,
一夕蕭蕭滿大旗。
邊月無端照別離,
故園何處寄相思。
西風不解征人語,
一夕蕭蕭滿大旗。
邊塞的月亮無緣無故地照著離別的人,故鄉在哪里呢,只能在這兒寄托我的相思之情。西風不理解征人的話語,一夜之間,風聲颯颯地吹滿了大旗。
無端:沒有來由,無緣無故。
故園:故鄉。
蕭蕭:形容風聲。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戰爭時期,當時社會動蕩,大量士兵被派往邊塞駐守。詩人或許是聽聞征人的話語有感而發,也可能是自己有過邊塞經歷,以征人的視角創作此詩,展現征人在邊塞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征人的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自然景象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生動地展現了古代征人的生活與情感。
珊瑚裁輦玉裝車,夕醉明蟾曉醉花。南海南邊天漫漫,君臣無夢到中華。
天宇冪兮雨繽紛,飆風激兮搜叢林。瞻六合兮唯陰冥,慘吾懷兮阻吾程。言將歸兮福壽陰,陵如鼓兮淵渚清。環屋竹兮繞渠衡,苔綴壁兮脊茅生。人雖去兮故物存,嗟穢草兮衣孤墳。望不得見兮徒輾轉于吾心,仰而問兮天何以不仁。
才名本自重南金,未許相逢嘆陸沉。異路共為千里客,故鄉誰念五更心。海門日上天光近,江浦云歸樹色深。莫道過門風致盡,扁舟正擬過山陰。
花簾人遠碧桃空,誰為西泠賦落紅。至竟湖山有閒氣,翠樓新句動江東。
兩度馳書未報音,溫陵尺紙定千金。多應驛使曾相訪,短艇煙波無處尋。君王未肯賜西湖,鷗鷺叢中借地居。憔悴風姿今釣叟,癡心猶望故人書。
松江煙水留賓處,每憶良朋晝不關。稚子當門迎馬首,吳姬洗盞立花間。屋梁落月生顏色,竹上清風解佩環。矯首停云在天末,春醪誰共醉言還。
客來堪自見,酒盡且須酤。不是南山色,貧家一事無。
碧柳黃鸝三月畫,江湖風雨萬篇詩。花前濁酒不得醉,驢背春風空自吹。
何處堪予泊釣舟,陸家湖尾寺灘頭。幾灣綠樹迎潮入,一帶紅蘭映水浮。已喜金沙清佛界,更疏玉澗繞仙洲。誰知白首歸來客,重與溪山結勝游。
猗高人兮遁肥,羌欲淡兮心夷。卜居兮何許,山隱隱兮旁圍。朝撫兮孤松,夕采兮秋菊。招白云兮為賓,抱明月兮同宿。展吾樂兮徜徉,又何必兮空谷。余亦慕兮由、巢,家滋水兮滔滔。歲晏兮來歸,愿與子兮同逍遙。
臨水垂楊繞院松,高堂仙客養疏慵。道存柱史五千字,心在蓬萊第一峰。未可逍遙空看鶴,不妨勞動急呼龍。我慚不得金丹術,塵滿衣襟抗俗容。
秋高碧樹凋梧葉,夜靜銀床懸轆轤。美人堂前看明月,啞啞枝上啼寒烏。烏巢蒙茸九子哺,鸞鏡凄迷只影孤。彈得琴中夜啼曲,遲歡不見空自娛。
孟子稱三樂,廣文兼有之。壽椿齊百歲,常棣秀連枝。初筮筠江郡,尊為芹泮師。英才需教育,遠業立镃基。
為愛石梁擔負山,照心亭上久憑闌。松篁不動云飛盡,清磬一聲山月寒。紅塵飛不到青山,留得詩人倚石闌。林鶴已歸僧未返,半巖秋雨瀑花寒。
鳳詔傳時夢似真,承天門下戮奸人。小民惕若大夫悚,一十五年難濡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