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樓懷古
我登薰風樓,樓高一千尺。仰造青云端,俯瞰雷電澤。
隱隱山四圍,何處扳峭壁。翔者古鸞凰,蔭者古松柏。
遠望鴻濛天,時代阻今昔。有時風雨來,俄傾水云積。
水云積復散,落照天將夕。壯哉古帝京,圖大中斯宅。
擊壤溯遺風,謳思遍左僻。上下已千古,興廢感棋弈。
相傳五弦琴,茲樓乃遺跡。裊裊動余音,引手異常拍。
此調久不彈,解阜眷帝力。薰風名其樓,彈琴顏其額。
遙吟薰風歌,風吹隴頭麥。麥熟雉朝飛,憑吊何鄉客。
我登薰風樓,樓高一千尺。仰造青云端,俯瞰雷電澤。
隱隱山四圍,何處扳峭壁。翔者古鸞凰,蔭者古松柏。
遠望鴻濛天,時代阻今昔。有時風雨來,俄傾水云積。
水云積復散,落照天將夕。壯哉古帝京,圖大中斯宅。
擊壤溯遺風,謳思遍左僻。上下已千古,興廢感棋弈。
相傳五弦琴,茲樓乃遺跡。裊裊動余音,引手異常拍。
此調久不彈,解阜眷帝力。薰風名其樓,彈琴顏其額。
遙吟薰風歌,風吹隴頭麥。麥熟雉朝飛,憑吊何鄉客。
我登上薰風樓,這樓高聳約一千尺。仰頭仿佛能觸碰到青云端,俯身可俯瞰雷電聚集的湖澤。四周群山隱隱環繞,不知哪里能攀登峭壁。飛翔著的是古老的鸞凰,遮蔽著的是古老的松柏。遠望混沌未開的天空,時代阻隔了古今。有時風雨襲來,頃刻間水云積聚。水云聚了又散,夕陽西下天色將晚。雄偉啊,這古老的帝京,規劃宏大在此建宅。追溯擊壤的遺風,歌頌的情思遍布偏僻之地。上下歷經千古,興衰之感如棋局變幻。相傳五弦琴的故事,這樓便是遺跡。余音裊裊,抬手彈奏出不尋常的節拍。這曲調許久未彈,能使百姓富足全仰仗帝王之力。用薰風來命名此樓,在樓額題寫彈琴之事。我遙吟薰風歌,風拂過隴頭的麥子。麥子成熟野雞清晨飛翔,憑吊古跡的我是何方來客。
薰風樓:詩中特定的樓名。
扳:通“攀”,攀登。
鴻濛:混沌、宇宙形成前的狀態。
俄傾:一會兒。
擊壤:古代一種游戲,后用來表示太平盛世的景象。
五弦琴:傳說中舜所制的琴。
解阜:使百姓富足。
顏:題字。
隴頭:田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對古帝京的描寫和對歷史興衰的感慨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相對穩定但詩人對歷史有所思考的時期。詩人或許在游覽薰風樓時,看到古跡引發了對古代盛世的向往和對當下時代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和對古代太平盛世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語言古樸,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現歷史變遷。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獨特的文學表達。
暮峰和玉壘,回望不通秦。更問蜀城路,但逢巴語人。石林鶯囀曉,板屋月明春。若訪嚴夫子,無嫌卜肆貧。
渺渺平湖蕩日光,漁煙起處隔滄浪。登樓有客看秋霽,楊柳風多滿袖涼。
本來無物拂何塵,禪榻寬留客舍新。闌界金絲盈一尺,游方駐個寫經人。
田園舊在海東頭,海上新歸張翰舟。種菊不辭三徑晚,采莼將及五湖秋。人情歷盡惟看奕,世事忘來獨好樓。剩有著書心尚在,知君原不為窮愁。
黃牛峽口暮云愁,白帝城前江水流。落日片帆秋色里,千山行盡見夔州。
數莖白發鏡中新,兀兀窮年愧此身。萬里云霄雙倦翼,千尋江漢一窮鱗。望鄉薄暮憑西日,去國中宵禮北辰。客路漸遙身漸老,此生何以報君親。
相王檄下青齊地,七十余城一檄傳。諸葛未亡將復漢,岑彭遽死豈非天。蛟龍泣下三秋雨,貔虎愁連萬灶煙。先志克申仇亦復,誰知今子總戎賢。
遭世罔極倒冠裳,蕭艾盈室壓眾芳。山鬼邀人欲相語,汨羅江畔空徬徨。秉性高潔誰堪比,千古傷心吊屈子。流亡何必戀故鄉,一念忠貞惟有死。
鳳鏘鏘,求其凰。凰既得,不復念母將。不如城頭烏,日日夜夜哺母與母翔。
哀痛淄州城再破,千里蕭條斷煙火。當時逃難逾黃河,二紀歸來非故我。眼前十口不安生,白頭又復辭先塋。若人方寸包藏惡,害物慘于城陷兵。
留欽十日讓孰先,去持兩言讓孰前。碌碌堂下隨人全,如此何必滿三千。美人一笑亦是天,平原何必以此賢。同時雞犬人姓田,雙雙一樣無鳶肩。買絲繡成裊馀煙,可憐一笑寸金蓮。可憐一笑步搖鈿,愛客之心癡且堅。勝踞四人中之巔,邯鄲游俠都少年。公孫諸子何者妍,不能相士倒黃元。我為槃散不能平,昔日常于邯鄲還。贈之以言用詩宣,濁世公子翩翩仙。
翠木搖艷溪之灣,游子失氣生愁酸。誇力搏虎筋骨絕,雙流迸巘道路難。布衾多年窘夜雨,土銼無火啼夜餐。一生忠義老寂寞,旋燒竹葉供春寒。
老烏失孤雛,噭號鸞臺前。鸞鳴徹九淵,德澤降自天。鐵籠放雛歸,渴飲劍井泉。井泉非不甘,飲之不下咽。念我老病烏,肺肝煙火然。反哺知幾時,骨肉且生全。牖戶尚綢繆,羽衣復褊褼。眾鳥喜聲集,卉木回春妍。援筆紀離合,執徐洪武年。
白鶴孤飛沒莽蒼,天臺已過指新昌。龍穿峽上盤龍嶺,蜿轉詩縈九曲腸。
楊子疲執戟,龐公息巖阿。所志既匪同,仕隱乃殊科。蹇余究墳素,弱冠掛賢羅。一往四十年,功鮮憂患多。朅來返初服,城郭困經過。眷茲空山曲,闃寂患微痾。喬松周四厓,嘉谷被前坡。鳴禽戲叢筱,游魚泳清波。塵氛一以遠,形神稍相和。況有舊田廬,偃仰可婆娑。疏食茍無恙,永言憩煙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