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閬風書院偶題
塔倚翠微椽筆勁,湖吞碧落硯池寬。
天然調度誰消得,不是吟家出手難。
歲事從他沸似糜,小窗掛起只看詩。
不知那樹梅先謝,一片香飛入硯池。
塔倚翠微椽筆勁,湖吞碧落硯池寬。
天然調度誰消得,不是吟家出手難。
歲事從他沸似糜,小窗掛起只看詩。
不知那樹梅先謝,一片香飛入硯池。
塔倚靠在青山上,像剛勁的椽筆;湖吸納著藍天,如寬闊的硯池。這天然的景致誰能盡情領略,不是詩人很難有此手筆。世間瑣事如粥般沸騰喧鬧,我在小窗前掛起簾子只專注看詩。不知哪棵梅樹先凋謝了,一片梅花的香氣飄進了硯池。
翠微:指青山。
椽筆:大筆,比喻大手筆。
碧落:天空。
歲事:指世間的事情。
糜: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玉閬風書院時,周圍有塔、湖、梅等自然景觀。當時社會或許紛擾不斷,但詩人在書院中尋求寧靜,專注于詩詞創作,在自然的美景中獲得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創作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善用比喻描繪景色,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創作態度。
浮生蹤跡半如萍,愁向勞勞問舊亭。借得香山好詩句,大家唱作渭城聽。
冷泉亭下北山陲,曾見雌雄共引兒。慣聽山僧朝說法,能隨木客夜吟詩。松坡日暖人游后,蕙帳風寒鶴怨時。惆悵遺音無處覓,竹雞啼老野棠枝。
白發翩翩海鶴姿,河清已過杖鄉時。歲寒不用愁風雪,自有春陽到柳絲。
先生粗有辟邪方,不怕鱄魚解降殃。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勢已凄涼。豳場栗栗方登谷,漢甬陳陳可峙糧。此是邊籌居第一,賈生表餌且韜藏。
暑庭消盡風鳴樹。樹鳴風盡消庭暑。橫枕一聲鶯。鶯聲一枕橫。扇紈低粉面。面粉低紈扇。涼月淡侵床。床侵淡月涼。
出嶺喜離豺虎群,下灘驚觸怒龍齦。浪拋飛雪船頭見,石挾奔霆柂底聞。心折已迷前日路,神消徒望故山云。舟人相吊還相賀,南上征帆半是軍。
河陽花作縣,秋浦玉為人。地逐名賢好,風隨惠化春。水從天漢落,山逼畫屏新。應念金門客,投沙吊楚臣。
今日個山隱隱水迢迢。細瞧細瞧。者秋光為誰好。猛添來綠鬢十年愁,算和那黃花一樣造。
經行秦粵萬重關,久客悲秋鬢盡斑。人世難容雙白眼,畏途奚啻百烏蠻。江湖有夢懷明主,橘柚無媒憶故山。嘆息鏡園雙桂樹,西風寥落竟誰攀?
啼相憶。淚如漏刻水。晝夜流不息。
銅駝榛棘話酸辛,東澗盤旋剩舊身。碑碣大書楊左傳,前朝公論借斯人。歸老空門結凈因,落花時復餞離人。出魔入佛超然處,欲浣朝衫一斗塵。
天河西垂曉光澹,露下波回素秋暗。紅顏老去不回頭,墜粉塘邊留淺紺。秋云陰陰化為雨,美人日暮嗟塵土。幽房冷榭深復深,枉記汀洲采芳杜。勸君莫聽采蓮歌,房空子出當奈何。衣香扇影相代謝,飄零珠淚今則那??~渺空江尋不得,苦心水底遙相憶。
秋到梧桐暑氣清,摳衣隨步出都城。五千里外思鄉夢,二十年前立雪情。栗里有人邀社飲,海鷗何事傍舟行。從今不上紅塵路,坐看諸郎學鳳鳴。
無錫銅瓶手自持,新芽顧渚近相思。故人贈答無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時。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看色尤宜。槍旗攜到齊西境,更試城南金線奇。新詩態度靄春云,肯把篇章妄與人。性似好茶常自養,交如泉水久彌親。睡濃正想羅聲發,食飽尤便粥面勻。底處翰林長外補,明年誰送霅溪春。
送君相對戀殘曛,鄉里衣冠最出群。手綰虎符臨???,腰懸龍劍動星文。行過泰岳逢春雪,望盡扶桑隔曉云。待到政成觀蜃市,新詩應許四方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