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黃金臺
北乘羸馬到燕然,
此地何人復禮賢。
若問昭王無處所,
黃金臺上草連天。
北乘羸馬到燕然,
此地何人復禮賢。
若問昭王無處所,
黃金臺上草連天。
我騎著瘦弱的馬向北來到燕然,如今這地方還有誰能禮賢下士呢?若問燕昭王的所在之處,只見黃金臺上荒草連天。
羸馬:瘦弱的馬。
燕然:此處指代燕國故地。
禮賢:以禮對待賢才。
昭王:指燕昭王,他曾筑黃金臺招攬天下賢才。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詩人在游歷燕國故地時,看到曾經燕昭王招賢的黃金臺如今荒蕪的景象。當時社會可能賢才得不到重用,詩人借此詩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黃金臺的今昔變化,諷刺現實中對人才的不重視。其特點是借古喻今,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詩人對人才問題的關注。
昨夜江頭長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醝。雖知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
阿閣曾看紫鳳棲,暮年江國擁旌麾。孤云南北本無定,浮世悲歡那可期。鶴頂丹砂埋藥灶,鴨頭綠水浸春陂。待公踏遍紅塵地,景物歸來似舊時。
殘臘初收,妍春猶早,故人報道遄征。溝水含漪,原田交罫,更看驛堠縱橫。亸鞭相送,恨垂柳、柔條未青。酸風催暮,西望修途,車動雷聲。愁來鬢發先零。中夜徘徊,孤館凄清。頻吮霜豪,書成休寄,寸箋難寫離情。眼昏鐙暗,記歷歷、山川去程。此時縈想,始信當年,一顧傾城。
身閑無所為,心閑無所思。況當故園夜,復此新秋池。岸闇鳥棲后,橋明月出時。菱風香散漫,桂露光參差。靜境多獨得,幽懷竟誰知。悠然心中語,自問來何遲。前池秋始半,卉物多摧壞。欲暮槿先萎,未霜荷已敗。默然有所感,可以從茲誡。本不種松筠,早彫何足怪。朝衣薄且健,晚簟清仍滑。社近燕影稀,雨馀蟬聲歇。閑中得詩境,此境幽難說。露荷珠自傾,風竹玉相戛。誰能一同宿,共玩新秋月。暑退早涼歸,池邊好時節。鑿池貯秋水,中有蘋與芰。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有似泛泛者,附離權與貴。一旦恩勢移,相隨共憔悴。
使節交馳數路分,頗知旰食念前軍。疾須圖上金城策,一見真堪勝百聞。
昨綴都人士,嘗薰一瓣香。蒼茫問淮浦,繾綣餞河梁。聞道機緣淺,予人風誼長。斯文其已矣,草木亦凄涼。
白日當天三月半,萬人如海一身藏。使君留得堂堂去,四海都知鬢未霜。罷盥盧奴酒自斟,幾人出戶震微箴。知君執拗從無悶,一往硁硁媚奧心。诐辭知蔽遁知窮,末世逃禪等捉風。得正由來出生死,先生密語在檀弓。花近高樓竹滿廊,園基樓勢恰相當。幾回聽雨疏簾坐,消得人間一味涼。斂手孤吟氣更新,閒居歲月郁嶙峋。何窮蓋世回天意,付與黃州陶子麟。種松日夜望松高,滄海沉冥一世豪。領取十年真實意,與君洗耳聽松濤。蹀躞三撾意未平,涼宵顧曲每同行。相思只在歌聲里,解事今誰青兕生。談藝論兵兩不窮,掀髯曾起抱冰翁。何時更上南樓醉,歷歷晴川落酒中。
鶯藏楊柳金歌舞,蝶宿梨花雪夢魂。
秋風燕雀正關關,忽見籬邊菊又斑。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鷗常伴水云閒。百年往事丹心里,千古聲名直道間。此意屬公須慷慨,晚云成雨便歸山。
持此四海準,得之前圣心。簞瓢富臺閣,朝市等山林。說破先天易,流傳正始音。太原千載后,思者甚于今。
閒居久慣西湖好,棹入西溪路轉幽。萬頃秋陰壓秋雪,一天涼雨灑輕舟。病起西山更有情,若為青眼慰勞生。雖然不作傷心碧,一片蕭疏畫不成。寒鴉流水繞孤墻,訪舊重來舉葉堂。祇共癯僧尋野飯,曾無秋菊薦寒香。英氣清愁總作塵,一盦同證法華因。當年絕妙箋詞手,應作山門接引人。
云根秀出碧芙蓉,煙晃霞飛瑞靄中。地脈九枝龍奮蟄,天河一派練橫空。
桃花謾說武陵源,誤教劉郎不得仙。爭似蓮花峰下客,栽成紅杏上青天。
一封詔出禁庭中,催起慈峰住鄮峰。今日開堂宣妙法,祥云瑞氣罩虛空。
鶯老春殘,漸暗綠陰陰,飛絮零亂。露浥花梢,長似淚痕珠泫。難忘醉里歡情,就臂擁語低聲顫。乍望中、物象都換。唯有晚云堆怨。畫圖重展崔徽面。蠹紋侵、舊裝綾絹。釵分鏡掩傷心極,微讖知難免。休恨異域路遙,記贈我、芳蘭一剪。向去時約定,歸有日,同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