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浮屠
浮屠百尺絕花塵,一望霜林暮色勻。
嘯傲自然能遠俗,步趨何必不隨人。
參軍帽落嘲誰解,□□□殘草作茵。
卻羨東籬陶處士,菊花猶插碧紗巾。
浮屠百尺絕花塵,一望霜林暮色勻。
嘯傲自然能遠俗,步趨何必不隨人。
參軍帽落嘲誰解,□□□殘草作茵。
卻羨東籬陶處士,菊花猶插碧紗巾。
百尺高的佛塔遠離了塵世的紛擾,一眼望去,經霜的樹林在暮色中色調均勻。盡情地長嘯傲世自然能遠離世俗,走路又何必總是跟隨著別人。孟嘉落帽被人嘲笑誰能理解其中深意,(此處缺字暫無法準確翻譯)殘敗的野草鋪成了墊子。反倒羨慕東籬下的陶淵明,頭上還插著菊花戴著碧紗巾。
浮屠:佛塔。
花塵:指塵世的紛擾。
霜林:經霜的樹林。
嘯傲:指逍遙自在,不受拘束。
步趨:行走。
參軍帽落: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為桓溫參軍,重陽節登高時帽子被風吹落而不自知,表現其灑脫不拘。
東籬陶處士:指陶淵明,他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
由于缺少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重陽節,詩人登高望遠,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聯想到古代文人的灑脫事跡和陶淵明的隱逸生活,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世俗生活有所不滿,渴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高潔品格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超脫世俗的向往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豐富詩歌內涵,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童麋來觸犀,德力不相及。伊無愜心事,祗有碎首泣。況將鵬虱校,數又百與十。攻如餓鴟叫,勢若脫兔急。斯為朽關鍵,怒犖抉以入。年來橫干戈,未見拔城邑。得非佐饔者,齒齒待啜汁。羈維豪杰輩,四駭方少縶。此皆乘時利,縱舍在呼吸。吾欲斧其吭,無雷動幽蟄。
還鄉思速去鄉遲,王事相縻敢后期。里父留看題壁字,山僧打送舍田碑。胡桃筇竹南方要,盧橘枇杷上國知。此日君親俱在望,徘徊三顧欲何之。
誰與梅花譜喜神。橫斜寫出夢中身。水邊林下亦前因。未分寒香增月色,只余傲骨表霜晨。一枝珍重嶺南春。
承恩簪筆向螭頭,薄德終貽父母憂。烏鳥私情空繾綣,駑駘倦足尚遲留。迢迢云路如天遠,冉冉年華逐水流。忽拜新詩揮淚讀,不知離思幾時休。
周公制禮鳳凰鳴,渠肯抽戈指建成。李績牛山猶雨露,玄齡夜氣失澄清。
天教桃李作輿臺,故遣寒梅第一開。憑仗幽人收艾蒳,國香和雨入青苔。
乘鸞駕鶴,問神仙何日,崧高生甫。飛下瓊臺,因報道,恰是今年夏五。飲了蒲觴,才經半月,昴宿行初度。榮華富貴,一時都由分付。曾記三月春濃,花風爛熳,吹散鴛鴦侶。雖則燒香遙祝壽,爭似手斟香醑。便駕云軿,去登繡閣,說個誠心語。蟠桃熟未,請伊親問王母。
一犁足春雨,一絲搖晴風。樂此至樂地,其惟蓑笠翁。
憑虛瞰碧與云浮,只有閑身盡日留。更擬夢回還獨上,來看殘夜水明樓。
山林何所樂,忽忽遂忘歸。江闊天低水,山深霧濕衣。青蟲當戶織,白鳥背人飛。野性因留滯,非干與世違。
圣主光先業,王春再至元。贊襄符妙算,擇選副深論。眾悉推耆德,三曾鎮大藩?;⒅榍镌卤?,鳥幟海云翻。籍籍番禺頌,明明造化恩。清標非柏府,高秩是薇垣。煮海民為食,經營古所敦。于淮邦足賦,浩汗利之源。弊政思張弛,長材畀輊軒。光芒分八座,精采送孤鶱。鼎重千鈞小,膠清萬丈渾。龍文須御服,馬湩錫壺尊。香散知心醉,春回到骨溫。冰霜愁左□,風雨命前奔。灶灶連云起,船船附蟻屯。絕知忘夙夜,何暇覓饔飧。昔也東西浙,歡然遠近言。市無憂折閱,人不困牢盆。公日唯扃戶,方時亦在門。從容嘗接語,嘆息每銷魂。裋褐□如鬼,傳餐首欲髡。潮乾晴沫白,日淡暮煙昏。卒戍春鳴析,人家月照樊。鹵成俱井井,地限各村村。碧海浮天際,黃芽暗竹根。緬思多彷佛,已閱十寒暄。識量今逾老,聲華晚更尊。謬知慚骫骳,甚欲寫玙璠。形吊徒蕭瑟,心馳正郁煩。仙花團雪凈,江草亂云繁。早晚招漁艇,丘墟問故園。摳衣瞻管仲,掃榻寄陳蕃。袍笏仍圖畫,山林數記存。此時鷗與鷺,隨意樂乾坤。
自笑當初作底官,只應山水得盤桓。江樓風月傳觴后,邊塞塵沙行路難。閭里樵漁無失業,歲時簫鼓有馀歡。十年父老今何似,為我從頭問訊看。
大雨三日泥三尺,駿馬高車行不得。我有蹇驢安敢騎,閉戶高眠朝至夕。誰家高堂半夜秋,軟綺輕紈換絺绤。朱門樂事無時無,爾自賤貧空太息。
夙世元戎業,明時上將材。大開貔虎幕,長嘯鳳凰臺。記室班揚聚,胡床陸謝陪。昨宵江上笛,飛盡帝城梅。
世俗紛紛競祝年,新持七戒獨澄然。小窗讀易晝常靜,短榻凝神宵不眠。愛爇名香留宿火,閒烹庭雪代清泉。知君自有逍遙訣,懶讀南華第一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