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晨起悶坐
斜風密雨到重陽,憶到身家百感茫。
覓句了無新意味,從公難改舊衷腸。
潮聲遠近喧清夢,蟲語周遭近小床。
畢竟似僧還是客,披衣起坐費思量。
斜風密雨到重陽,憶到身家百感茫。
覓句了無新意味,從公難改舊衷腸。
潮聲遠近喧清夢,蟲語周遭近小床。
畢竟似僧還是客,披衣起坐費思量。
斜風密雨在重陽節這天襲來,回想起自己的身世和家庭,心中百感交集,一片茫然。想要寫詩卻毫無新意,跟隨公事也難以改變內心的想法。潮水的聲音忽遠忽近,打亂了我的清夢,蟲鳴聲在小床周圍響起。究竟我是像僧人一樣超脫,還是仍如游子一般漂泊,披上衣服坐起來,真是讓人費一番思量。
重陽:農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覓句:指寫詩。
從公:指參與公事。
衷腸:內心的情感。
周遭:周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重陽節,詩人或許因生活或公事不如意,內心煩悶,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重陽節的煩悶與迷茫。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特定時刻的心境。
筤篣曉攜去,驀個山桑塢。
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
歇把傍云泉,歸將掛煙樹。
滿此是生涯,黃金何足數。
翠石數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瑩龍劒,外唯疊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氣清且浮。
似將翠黛色,抹破太湖秋。
安得三五夕,攜酒櫂扁舟。
召取月夫人,嘯歌于上頭。
又恐霄景闊,虛皇拜仙侯。
欲建九錫碑,當立十二樓。
瓊文忽然下,石板誰能留。
此事少知者,唯應波上鷗。
樓中見千里,樓影入通津。
煙樹遙分陜,山河曲向秦。
興亡留白日,今古共紅塵。
鸛雀飛何處,城隅草自春。
路臣何方來,去馬真如龍。行驕不動塵,滿轡金瓏璁。
有人自天來,將避荊棘叢。獰呼不覺止,推下蒼黃中。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驚鴻。日行六七郵,瞥若鷹無蹤。
路臣慎勿愬,愬則刑爾躬。軍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風。
七雄戰爭時,賓旅猶自通。如何太平世,動步卻途窮。
陽崖枕白屋,幾口嬉嬉活。
棚上汲紅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婦拍茶歇。
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
晚掛溪上網,映空如霧縠。
閑來發其機,旋旋沈平綠。
下處若煙雨,牽時似崖谷。
必若遇鯤鮞,從教通一目。
南山茶事動,灶起巖根傍。
水煮石髪氣,薪然杉脂香。
青瓊蒸后凝,綠髓炊來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輸膏粱。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輕罩。
既為菱浪飐,亦為蓮泥膠。
人立獨無聲,魚煩似相抄。
滿手搦霜鱗,思歸舉輕櫂。
入室少情意,出門多路岐。
黃鶴有歸日,蕩子無還時。
人誰無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為東南風,妾作西北枝。
青樓鄰里婦,終年畫長眉。
自倚對良匹,笑妾空羅幃。
山客地爐里,然薪如陽輝。
松膏作??瀡,杉子為珠璣。
響誤擊刺鬧,燄疑彗孛飛。
傍邊煖白酒,不覺瀑冰垂。
杖擿春煙暖向陽,煩君為我致盈筐。
深挑乍見牛唇液,細掐徐聞鼠耳香。
紫甲采從泉脈畔,翠牙搜自石根傍。
雕胡飯熟??糊軟,不是高人不合嘗。
煙雨晚來好,東塘下??去。
網小正星??,舟輕欲騰翥。
誰知荇深后,恰值魚多處。
浦口更有人,停橈一延??。
郎本東家兒,妾本西家女。
對門中道間,終謂無離阻。
豈知中道間,遣作空閨主。
自是愛封侯,非關備胡虜。
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
多云采樵樂,或說林泉候。
一唱凝閑云,再謠悲顧獸。
若遇采詩人,誣辭收鄙陋。
籠籦截數尺,標置能幽絕。
從浮笠澤煙,任臥桐江月。
絲隨碧波漫,餌逐清灘發。
好是趁筒時,秋聲正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