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洞 其二
山頭赤日炙手熱,
檐底鳴泉玉擊樅。
慚愧龍公作馀戲,
夢中渾認雨翻江。
山頭赤日炙手熱,
檐底鳴泉玉擊樅。
慚愧龍公作馀戲,
夢中渾認雨翻江。
山頭的烈日曬得人雙手發燙,屋檐下的泉水流淌,聲音如同玉石相擊。真感謝龍公施展了這有趣的小把戲,我在夢中還以為是大雨傾盆、江水翻騰呢。
炙手熱:形容太陽非常炎熱,曬得人手發燙。
玉擊樅:形容泉水流動的聲音清脆悅耳,像玉石相互撞擊。樅,一種樂器,這里形容聲音。
慚愧:這里是感謝的意思。
龍公:傳說中的龍王,這里借指產生鳴泉的自然力量。
渾認:完全以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炎熱的天氣中來到大滌洞,被洞中的清涼泉水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對詩人的創作影響不大,主要是自然景觀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和聯想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它以清新自然的風格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受,在描繪自然景觀的詩詞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非無伯鸞志,獨有子云悲。恨子非天合,猶能使我思。兒曹莫悽慟,老眼欲枯萎。會哭皆豪杰,誰為感舊詩。
戰國功名尺寸勞,先生持論異吾曹。孟軻解辯承三圣,后世誰曾拔一毛。
神龍失靈淵,翳形在勺水。勺水不可容,又復制螻蟻。一朝駕大霆,膚寸云萬里。始知勺水龍,沛雨有如此。
西署初迥轍,南天復擁符。飛芻傳九塞,轉餉出三吳。海色搖冠佩,江云照舳艫。不堪攜手夢,明月洞庭孤。
沈醉東風二月時。龍樓鳳闕靜罘罳。更無人處燕差池。弄影恰忺臨水態,吹香愁拗出墻枝。滿園春意費禁持。
元宋推尋楚漢時,千秋名姓幾盤棋。兒孫田宅思牢固,官印私鈐策罔遺。
賀新春,盡帶春花、春幡春勝,是處春光明媚。
山椒敞禪扃,幽欣失微倦。密林稍深沈,新筍亦蔥茜。磴折迎空香,臺虛得清囀。蕓蕓趨前塵,往往遺勝踐。始知佛力弘,能使地靈見。市聲俯一席,山色照三面。郡小覽易窮,興高賞難遍。微生諒何緣,周流散遐眷。
沖融日腳未全收,一葉飛黃滿眼秋。謾向登臨追宋玉,苦吟誰廣畔牢愁。
蹀血中原不用驕,論功何似禹乘橇。始終兩漢無留葛,誰與塵編慰寂寥。
東南有高丘,下臨萬家邑。汪洋浹春潤,沃衍盛秋入。群山若浪波,起伏翠重襲。靈運好奇險,高平罕相及。幽人園綺間,周覽度原隰。隨山導清泉,積石拾層級。結庵以蒙名,果行信所執。良時一來游,朔月九交十。門當星斗高,隴臥風雨濕。一川燈火歸,賓從雜車笠。登高愧能賦,騰身竦山立。
節近端陽日,予當初度時。劬勞恩罔極,憂患事多岐。蹤跡隨蓬梗,年華入鬢絲。白云天共遠,舉目已先悲。
看盡新詞聽盡聲,未能高和耳徒傾。聾身縱作岐山老,爭得聞他彩鳳鳴。
海水變為酒,盡醉蓬萊客。驪龍與翠蛟,各飲三千石。眾影行月光,云氣浮天白。仙人久不歸,瑤草年年碧。
龍困嘗魚服,羊儇或虎蒙。匆匆成鬼錄,憒憒到天公。偶落藩墻上,同游羿彀中。回看十年事,黃葉卷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