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狄楚青感事韻
啄殘朱果葉成陰,
簾影重重午夢沉。
一自云旗王母下,
恨煙顰雨到如今。
啄殘朱果葉成陰,
簾影重重午夢沉。
一自云旗王母下,
恨煙顰雨到如今。
鳥兒啄完紅色的果實,樹葉已長得濃密成蔭,重重的簾影下,午后的夢境深沉。自從如彩云般的旗幟簇擁著王母降臨,那含恨的煙霧、含愁的細雨一直延續到如今。
朱果:紅色的果實。
云旗:繪有云紋的旗幟,這里可能象征著某種尊貴的降臨。
王母:神話中的西王母,此處可能有象征意義,暗指某類尊貴人物。
恨煙顰雨:形容充滿哀愁的景象,煙好像含恨,雨好像皺眉。
狄楚青即狄葆賢,他是清末民初的報人、改良派。這首詩應是和狄楚青相關感事之作。當時社會處于變革動蕩時期,戊戌變法失敗后,國家局勢愈發危急,詩人可能借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一些重大事件的感慨。
此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時事的感慨與哀愁。其特點是意境深遠,借象征、寫景等手法委婉抒情。在當時的文學環境中,這類感事詩反映了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詞翰知名有幾人,東家住近不相親。久傳筆勢行蛇蚓,又說詩篇照鬼神。伐木未聞鶯出谷,停云空望雨清塵。春風門巷蒼苔遍,獨少林逋履跡新。
瀛洲見海色,潮來如風雨。初日照寒濤,春聲在孤嶼。飛帆落鏡中,望入桃花去。
積雪覆墻陰,天寒氣轉深。室虛瓶貯粟,藥盡橐無金。對酒長妨飲,消愁只苦吟。伏生經欲授,誰解口傳音。
八盤嶺上雪偏清,萬斛瓊塵作一傾。空里仰看都不見,碧山映得卻分明。
漢水白離望,月落山黑時。堤頭石不平,走馬誰家兒。儂住襄門西,而在漢水北。浮橋不著纜,郎詎得儂識。大舶何處來,落帆向濃滸。高靴白帢子,識是真州估。
露殘紅冷瘞荒宮,招隱萋萋思八公。時彥不諳丹鼎事,但從雞犬學摩空。
風柳動蕭疏,寒星浸寥落。中宵四寂然,時有游魚躍。汀沙落席帆,岸柳縈單舸。小市遠微茫,簇水初燈火。
結宇蕪煙際,披紗柳浪間。新鶯同客到,微雨絜春還。呼取隔籬酒,看他何處山。重來須蕩槳,荷葉已斑斑。
每憶東甌郡,柑花入夢香。市人無素服,田婦亦紅妝。鱟蟹豐漁戶,犀珠聚?商。年登猶足樂,何必殢錢塘。君住平陽縣,無家不讀書。計偕今已廢,師授未應疏。兵革崩騰后,衣冠喪蕩馀。別懷似難寫,吾道竟何如。
表里山河號盛強,太平民力盡耕桑。原田高下魚鱗比,村舍橫斜鳥翼張。稚子負薪依曲徑,老翁牧犢臥前岡。恍然風物皆吳楚,只欠茅廬對夕陽。
寇陷吾鄉今二日,連宵列炬似星分。如何去此三十里,家中消息杳無聞。咫尺干戈皆逆境,連綿雨雪助妖氛。兀坐此身同槁木,恍然不復辨朝曛。風雪爐存半死灰,每聽人語輒驚猜。眼穿屢揖親知問,愁極忽傳兒子來。足繭荒墟煙慘澹,魂飛間道石崔嵬。經過且勿談辛苦,闔室無虞已幸哉。
春風別后滿秋思,在水蒼蒹五度絲。忽報音容歡執手,頓忘主客急銜卮。行云舊是樽前物,快雨初傾酒下時。君去屋梁顏色照,更生明月欲催詩。
荒哉周穆王,八駿窮萬里。朝發昆侖顛,夕飲瑤池水。空歌白云謠,千載污人耳。三復祈招詞,感嘆不能已。
子是歐西奇男子,交游半是遠東朋。棄醫偷習中華語,佞佛旁搜梵國能。新會高文通覺路,曼殊妙諦恥凡僧。鐘疏響竹搖千個,靜證波濤千萬乘。
柴門久候故人風,不見巾車入谷中。王子已回清興盡,陶潛猶憶素心同。馀年自卜床頭易,清響誰分爨下桐。一片白云天際起,晚來猶自戀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