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七首 其五十九
今年龍象頗多,
權作三堂結夏。
雖然名字不同,
是法本無高下。
今年龍象頗多,
權作三堂結夏。
雖然名字不同,
是法本無高下。
今年有很多有潛力的修行者,暫且在三個堂室進行結夏安居修行。雖然各個堂室名字不一樣,但修行的佛法本質上并沒有高低之分。
龍象:比喻有大才大德的人,這里指修行者。
結夏:佛教僧眾于夏季的三個月中安居一處,專心修行,稱為結夏。
是法:指佛法。
在佛教修行的傳統中,結夏是重要的修行活動。此詩可能創作于夏季結夏之時,當時寺廟中修行者眾多。詩人有感于眾多有潛力的修行者聚集,強調佛法平等,不因修行場所的不同而有差異。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宣揚佛法平等的思想。其特點是語言直白,以日常的結夏活動為切入點,傳達深刻的佛法觀念。在佛教文學中,類似的偈頌有助于向大眾傳播佛法理念。
北風如箭射庭除,冷落禪門一物無。多謝諸人相暖熱,殷勤為我作開爐。老僧來慧林,四見書云節。不解巧逢迎,豈敢多饒舌。瞋即聽你瞋,拙即從我拙。要透祖師關,放教心地歇。若不歇,臘月三十日,一時都敗闕。
秋聲和暮角,膏雨逐行軒。
雨過江皋凈,風來庭檻清。此君故人好,入夜聽秋聲。
高梧悴葉,陣陣點朱扉。蘚階露濕,荷沼鏡平,涼月穿幃。幽怨多,空寄托,青琴響里。此情常怕人知。最凄其。誰憐瘦損蕭郎,淹留誤了心期。料向湘波寄淚。清夜挑鐙,更續秋辭。千萬紙。路斷絕,還愁鳳訊稀。
覆簣無功海水深,年時危謗苦侵尋。蠶莊殘劫天難問,末路終虛贖命金。
瑤圃高秋會,金閨奉詔辰。朱輪天上客,白石洞中人。佩響泉聲雜,朝衣羽服親。九重青瑣閉,三秀紫芝新。化藥秦方士,偷桃漢侍臣。玉笙王子駕,遼鶴令威身。嘆逝頹波速,緘詞麗曲春。重將悽恨意,苔壁問遺塵。
久矣致生芻,斯行夫豈徒。不惟哀一老,亦欲識諸孤。魏笏期傳祖,韋經在業儒。子平仙去早,萬事付長吁。
庭院深深早閉門,停針無語對黃昏。碧紗窗外初生月,照見梅花欲斷魂。
十年持釣在江湖,蒻笠蓑衣只自如。忽爾竿頭浮子動,等閑釣得一頭魚。
謫去賈生身健否,秋來潘岳鬢斑無。
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來庵里坐。遮頭茅草欠堅牢,年年風雨年年破。
向晚鴉歸,溯風笛起,樓迥便覺秋賒。頻拍闌干,望窮西北,浮云冉冉猶遮。嘆賦筆、哀時縱妙,鼙鼓催人漸老,繁華境改,空驚浩劫蟲沙。何待新亭灑泣,千載事、似夢總堪嗟。霧沾衰草,風回曠野。黃葉蕭蕭,門徑欹斜。休錯比、成都舊宅,彭澤荒園,好藉琴尊伴客,松菊怡情,長向閒中遣歲華。無柰故人,音書斷絕,飄轉關河,遍地荊榛,日暮途窮,如何不還家。
載酒三陽寺,尋碑興倍增。民窮先廢學,廟破竟無僧。造像搜頻得,浮圖倦未登。歸途書所見,哀雁過高陵。
種花莫種官路傍,嫁女莫嫁諸侯王。種花官路人取將,嫁女王侯不久長。花落色衰情變更,離鸞破鏡終分張。不如嫁與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慧林鐵饅頭,做來年已久。不是不拈出,自是人不受。覷著齒牙寒,咬著眉頭皺。不是張鵬舉,誰人敢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