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梧州廠
竹樓山郭外,隱幾獨中宵。
江靜云徐動,秋深漲漸消。
物情俱鹵莽,國計盡漁樵。
魏闕馳驅意,空驚萬里遙。
竹樓山郭外,隱幾獨中宵。
江靜云徐動,秋深漲漸消。
物情俱鹵莽,國計盡漁樵。
魏闕馳驅意,空驚萬里遙。
竹樓建在山城之外,我獨自憑幾坐到了半夜。江面平靜,云朵緩緩飄動,秋意漸濃,江水的漲勢漸漸消退。世間萬物的情狀都顯得粗疏,國家的大計就像漁樵之事般簡單。我一心想要為朝廷效力,卻只能徒然驚嘆這萬里之遙的距離。
隱幾:靠著幾案。
中宵:半夜。
鹵莽:粗疏、草率。
國計:國家的大計。
魏闕:原指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后常用來代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偏遠之地,在秋夜獨自思考國家大事。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問題,詩人空有報國之志卻難以實現。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的報國情懷和對現實的無奈。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秋夜之景寄寓內心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心鏡圓明照不窮,晉公元自寶青銅。真人外景雖能睹,爭識希夷造化功。
凄風冷雨度重三,咫尺芳園未許探。斗室匡床棲黯淡,故人小語慰遲淹。飲茶不救詩懷澀,對酒虛吟國色酣。可勝荊公滯京洛,白頭猶自想江南。
一剪秋光,阿誰洗得無纖滓。冰盤徹底。人也清如此。萬里歸來,著個斑衣戲。慈顏喜。問君不醉。更遣何人醉。
昔有孟萬年,脫帽狂不休。今有李千秋,吟詩醉愈遒。我久聞佳句,一面苦未酬。殷勤忽過我,意氣殊相投。能道太白語,便可太白浮。清論或抵掌,烏紗猶在頭。而我已頹然,頗有此樂不。偉抱自卓犖,下國難淹留。同來玉雪郎,外家乃名流。好歌鳳將雛,飛上丹極游。
葉底倒懸香作團,鵝黃新染色初乾。晚秋風露易搖落,合屬幽人仔細看。
跨鶴出山中,春衣密密縫。度關占紫氣,賜酒拆黃封。介壽慈顏喜,承家積慶重。蘇耽卻來否,石上有仙蹤。
倦云休雨風還作,交相醒花蘇柳。字滿吟灰,痕添坐席,贏得新愁癡守。歸期未有。負小院移蘭,故園嘗韭。謾道春來,沉腰惟覺似秋瘦。燒燈時候是也,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問月賒晴,憑春買夜,明月添香解酒。□知別久。悵帝陌論心,客塵侵首。戲鼓聲中,舊情猶在否。
情似長江流不斷,事如芳草刬還生。此身何苦浮名絆,正擬花時取次行。
瀟湘之勝渺無窮,盡入西軒一覽中。須信高山巧方便,為人別自有家風。
花夢留春,柳煙迎晚。雨后闌干綠淺。小榼煎蘭,輕衫躤草,總是年時游伴。偏幾番腰鼓,早占了、秋千別院。一般畫里樓臺,何人添寫芳鈿。多事翠觴頻勸。便醉向東風,酒愁難浣。倚劍心孤,題裙約誤,攙入瓊華幽怨。旅鬢成絲否,怕圖上、吳綾羞見。煙外啼鴉,銷魂如賦秋苑。
素娥作意失幽期。我自不憑伊。舉杯重嘆,帖云微笑,應道人癡。如今老去無情緒,只有睡相宜。建溪一啜,木樨數剪,酒醒歸時。
略帶檳榔風味真,薰籠深焙洞庭春。昔分茗碗隨新婦,今啟湘囊遇故人。獨客盤飧長藿舊,家山魂夢短松新。殘年枯淡同僧臘,猶為甌香一愴神。
荒園老蔓菁,空見根葉大。苦硬螫人口,棄去何足賴。穰穰來萬蟻,微醒有馀嘬。
昔年曾賦道邊花,歲月侵尋鬢已華。衰病不堪無好語,卻憑三嗅作詩誇。
十頃蒼陂上,山回地勢偏。屋棲黃面老,碑掛赤烏年。葉葉風荷顫,層層雪瀑懸。青燈夜寥闃,獨照一僧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