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庵月夜看梅
滿地月如水,一庭花似云。
光從今夜滿,春向隔年分。
山影靜相對,江流定不聞。
半宵風露足,禪榻散余芬。
滿地月如水,一庭花似云。
光從今夜滿,春向隔年分。
山影靜相對,江流定不聞。
半宵風露足,禪榻散余芬。
月光灑在地面,如同水一般澄澈;庭院里的梅花,好似云朵般輕盈。今晚月光如此圓滿,春天也仿佛從這一夜開始與舊年劃分界限。山巒的影子靜靜地相對無言,江水的流動聲也似乎聽不見了。半夜里,風露充足,禪榻上還散發著梅花的余香。
一庭:整個庭院。
隔年:指舊年與新年交替之時。
禪榻:僧人坐禪的床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自然庵中,于新舊年交替之時的月夜賞梅,可能當時心境平和,在自然美景中尋求禪意和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月夜賞梅的寧靜之景,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優美。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超脫的心境,在文學上體現了古典詩詞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描繪和禪意表達。
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空弦膝上桐。默默此時誰會得,坐憑江閣看飛鴻。收拾乾坤付一壺,世間無物直錙銖。醉鄉舊業拋來久,更欲因君稍問涂。攲枕狂歌擊唾壺,直將軒冕等錙銖。醉鄉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間足畏涂。
昔聞徐卿有二子,今喜衛家稱一兒。只有九方真具眼,固應知是渥洼姿。
九龍發靈淵,下作梁溪水。文采多清流,波瀾有源委。我本乘興來,歲事亦徂只。汲此山中綠,寄彼城居子。
寒日青宮閉,玄堂渭水濱。華夷箋乍絕,兇吉禮空新。薤露歌連哭,泉扉夜作晨。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強起亦何事,開軒冰署西。花時紅雨過,竹日翠云低。砌憶龍孫迸,檐將鳳尾齊。無因照藜火,待汝入青溪。
平生懶與俗士交,下視權貴如秋毫。羨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聯芳況有難兄在,隱德香名重當代。林下優游日唱酬,新詩還駕蘇黃派。慚予淺薄無治功,質疑問道期相從。卻憐聚散若風絮,三載始得重相逢。郵亭別君一杯酒,企仰高風重回首。后夜風清月白時,君臥空山我奔走。
綠衣使者到南州,處士時從黃祖游。縱筆文辭嗟好鳥,動人音節振鳴璆。芳洲過雨生青草,感客臨流照白頭。若使才高忠義篤,丹心應在主家樓。
冰雪風云事不同,今朝尊貴昨朝窮。窮時多少英雄伴,名字應留夾袋中。
桂花分種出蟾宮,柯葉雖異根荄同。移來植向萬仞峰,天高地闊風露濃。柯如碧瑯玕,織網罥出波濤寒。葉如藍田玉,金刀刻成光煜煜。吳剛有斧不敢侵,買臣睥睨停謳吟。月來清影亦蕭瑟,雨后綠葉常陰森。我昔游廣寒,面受嫦娥訣。世間蘭麝竟紛紛,天香自與凡花別。便須和本移,不必凌風折。眼明見此秋風前,已覺身在青云邊。還將兩袖黃金粟,散作奇香遍九天。
片月生碣石,微光掛玉弓。秋河空窈窕,遙映建章宮。哀鴻知時節,南飛正匆匆。感君思親味,惻惻此心中。牽牛表宮雉,華星動綺錢。沈沈鳷鵲觀,悠悠清漏傳。無才愧三益,虛食念百廛。綿思至中旦,莫繼瑤華篇。
淡日輕云雨點疏,大漚隨雨起清渠。跳來走去瓊盤里,創見龍宮徑寸珠。
嗟汝陵,咄汝律,羝可乳,節不可屈。咄汝律,嗟汝陵,寧為我死,不作汝曹生。生入朝,身已老,有淚猶沾茂陵草。天遣生還入畫圖,不然誰識冰霜貌。
故事有山山有寺,寺僧閑說從前事。從前亦有山寺僧,故事往復無窮已。昔我不眠聞諸父,今我言催小兒睡。言者喃喃聞者夢,窗前細雨林花墜。
一雨知春意,頻年客異鄉。已驚心事變,漸畏鬢毛霜。兒女千行淚,風云百戰場。哀時聞爆竹,獨立向蒼蒼。
手捧黃封覲玉墀,從容海上舞朝衣。棠陰幕府欣相慰,榕樹家山候早歸。宴斝香分椰酒熟,庖烹新擘蠣房肥。高堂太母登眉壽,孝養晨昏肯暫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