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少年為侍從,名譽竟軒騰。每吐胸中鳳,寧容筆上蠅。受釐延漢室,被謗過周陵。今日泉宮啟,師臣禮秩增。
官豈不為達,其如望未充。敏辭傾一代,發問詘三公。厭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風。嗟嗟玉樹折,埋沒彼蒿宮。
秋樹無黃鳥,蟬聲亦自哀。素車新隴去,白馬舊賓來。薤上朝陽露,池中歲劫灰。短長何足較,嗣子有高才。
少年為侍從,名譽竟軒騰。每吐胸中鳳,寧容筆上蠅。受釐延漢室,被謗過周陵。今日泉宮啟,師臣禮秩增。
官豈不為達,其如望未充。敏辭傾一代,發問詘三公。厭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風。嗟嗟玉樹折,埋沒彼蒿宮。
秋樹無黃鳥,蟬聲亦自哀。素車新隴去,白馬舊賓來。薤上朝陽露,池中歲劫灰。短長何足較,嗣子有高才。
年少時就擔任侍從之職,名譽迅速高漲。每次發言都如鳳凰般精彩,不容筆下有絲毫瑕疵。曾像漢代受福一樣獲朝廷重用,卻遭受誹謗超過了周陵的冤案。如今帝王陵墓開啟,以師臣之禮增加了喪葬規格。官位難道不算顯達嗎?只是聲望還未完全彰顯。敏捷的言辭傾倒一代,提出問題能讓三公折服。厭倦在承明殿當值,想施行邵伯那樣的德政。可惜如玉樹般的人才折損,埋沒在那荒草叢生的墓穴。秋天的樹上不見黃鳥,蟬聲也透著哀傷。靈車駛向新的山隴,舊友們騎著白馬前來。薤草上的朝陽露珠易逝,池中的劫灰象征世事變遷。壽命長短何須計較,他的兒子有卓越的才華。
軒騰:高漲、飛揚。
胸中鳳:比喻才華出眾,言論精彩。
筆上蠅:指書寫或言論中的瑕疵。
受釐:漢代皇帝祭天地五畤,賜福于諸侯,后泛指受福。
周陵:可能指代遭受冤屈之地。
泉宮:指帝王或大臣的陵墓。
禮秩:禮儀等第、品級。
承明:承明殿,漢代皇帝接受朝見、處理政務的地方,后泛指宮廷。
邵伯風:邵伯巡行南國,布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樹下休息,后人思其德,不忍伐其樹,后用“邵伯風”指有惠政。
玉樹:比喻才德出眾的人。
蒿宮:指荒草叢生的墓穴。
薤上朝陽露:薤葉上的露水,太陽一出就干,比喻生命短暫。
歲劫灰:指經過劫難后留下的痕跡,象征世事變遷。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端明李侍郎去世后,作者為其撰寫挽歌。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員受謗等現象,而李侍郎有才華卻遭遇波折,作者以此詩表達對他的悼念。
這首挽歌高度贊揚了李侍郎的才華和為官抱負,同時惋惜其遭受的不公和過早離世。詩中體現出作者對逝者的敬重和哀悼,在文學上,以典雅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挽歌的特色。
莽莽平原綠,悠悠晚樹紅。
巢成鶯哺子,柳老絮飛空。
碧草長亭路,青旗野店風。
傷心對千里,無酒奈愁攻。
雪霽山堆黛,江晴日炫金。
風煙調柳態,冰雪徹梅心。
節物何嫵媚,端居自滯淫。
無眠聽云雁,稍有北歸音。
為問閑茅客,窮愁何所歡。
焚香延晝睡,酤酒過春寒。
歲月顛毛換,古今行路難。
浮生付造物,留滯復何嘆。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攬。
雨余塵埃少,信馬不知遠。
黃亂高柳輕,綠鋪新麥短。
南山逼人來,漲洛清漫漫。
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將綻。
年豐婦子樂,日出牛羊散。
攜酒莫辭貧,東風花欲爛。
交友不在眼,逢君懷抱開。
主人容客醉,樽酒犯寒來。
老境侵霜鬢,羈愁付酒杯。
身閑不易得,相與且徘徊。
星霜殘臘過,霰雪一冬頻。
云重常昏晝,寒多更入春。
晚風捎翠暮,輕雨斂微塵。
滿酌山樽酒,驅愁爾最親。
澤國授衣早,今辰??纻單。
孤城遠目斷,秋水去帆寒。
相見不再少,此生何日閑。
殷勤換美酒,要對蟹螯槃。
柯山通細履,幽步近青紅。
送目無窮浪,吹花盡日風。
余生付沮溺,高論看夔龍。
陳許春多雪,吾行亦欲東。
山與晴天晚,江連夕照紅。
高鴻知夜渚,喬木要霜風。
買酒缸須滿,溫爐火屢供。
窮通定何物,隨意樂衰翁。
斷云秋望闊,山靄夕成霞。
凄冷初高月,喧闐未定鴉。
伏羈良馬瘦,掛壁寶月斜。
寂寂山城夜,明燈照鬢華。
獨樹翹寒色,閑云澹落暉。
新霜黃菊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鳴還啄,高烏定更飛。
敝貂猶故在,卒歲免無衣。
慘慘諸山暮,寥寥老樹空。
尚飛霜雁急,不動雪云重。
掛冷寒燈壁,悲傳夜柝風。
隔窗無恨竹,蕭颯到晨鐘。
杳杳寒雞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勢向江沉。
林鳥棲欲去,草蟲寒尚吟。
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
積雨暗春色,東風還慘凄。
梅殘無復笑,鶯怨欲成啼。
暇日無民訟,芳時有酒攜。
不辭乘興出,病足畏深泥。
秋山晚景涼,幽路轉石壁。稍知步武峻,漸與雞犬隔。
層崖恃我西,懸瀑垂百尺。崩騰搗重泓,晝夜碎珪璧。
天寒行已深,嶺轉客暫息。最愛下山泉,潺潺馬蹄側。
重門敞幽寺,臺殿互開辟。野僧三四人,披衣出迎客。
陰陰修竹靜,下有神龍宅。泓澄一畝泉,黯黯萬古色。
翛然改瞻視,異物如不隔。蕭蕭毛發疏,佇立動神魄。
云低秋天陰,木落山日夕。房寒燈火青,夜久人語寂。
通宵淡無夢,起望曉天白。山川接周韓,清洛去不極。
我無軒冕意,野性自夙昔。塵埃阻幽好,奔走愧謀食。
偷閑到丘壑,便欲老泉石。君有在籠鶴,豈愿潛六翮。
將歸且復止,既去緩吾策。寄語山中人,行當蠟雙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