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圣與顧龍山探梅四首 其三
山行未愜此情真,
問訊寒梅到比鄰。
但有疏花印寒月,
不妨自是一家春。
山行未愜此情真,
問訊寒梅到比鄰。
但有疏花印寒月,
不妨自是一家春。
山間行走仍未滿足這真摯的探梅之情,一路探訪寒梅來到近旁的梅樹前。只要有稀疏的梅枝映著清冷的月光,不妨說這便是屬于它們的一片春意。
未愜:未能滿足,未暢快。
問訊:探訪、詢問,此處指尋訪寒梅。
比鄰:近鄰,指鄰近的梅樹。
疏花:稀疏的梅花。
印:映照,與月光相映襯。
自是:自然成為、自成。
此詩為與友人劉圣與同游顧龍山探梅時的唱和之作(組詩第四首之三)。詩人于山行訪梅途中,見寒梅疏影映月,觸景生情,即興創作以記游賞之樂。
全詩圍繞‘探梅’展開,從山行未愜到近鄰尋梅,再到觀梅映月,層層遞進。以‘疏花印寒月’的細節,突出寒梅‘自成春’的獨特魅力,既寫梅之姿,更傳梅之神,表達對自然之趣與堅韌生命力的禮贊。
松關乍涌海門潮,誰送寒聲度泬寥?楚苑雄風來謖謖,秦年殘雨尚瀟瀟。微聞虎嘯驚棲鶴,輕動龍髯拂野樵。時有幽人聽爽籟,掃開金粉結茶寮。
良友四方至,秋月此宵明。斗酒集虛館,踟躕無限情。
留春無計奈春何,滿地鶯聲綠樹多。癡蝶紛紛少情思,尚饕馀馥抱殘柯。
嘗考輿地志,清州多名勝。北地汶篁少,修竹此獨盛。萬竿拱西嶺,扶蘇封蹊徑。中山更奇絕,飛泉噴石磴。散注成瀑布,云日共輝映。讀此早神往,頗耽游觀興。如何覽古馀,名實均未稱。豈系聞見異,抑或陵谷更。始嘆盡信書,未免譏過聽。
去郭軒楹敞,新詩更憶聽。側身千里道,逐客一浮萍。蓄志思江漢,斯人尚典型。別離傷老大,愁緒月冥冥。
佇靈敬享,禋肅彝文??h動聲儀,薦絜牲芬。陰祇以貺,昭祀式慶。九服熙度,六農祥正。
采菱江頭夕照紅,阿姑二八首如蓬,輕衫短鬢怕秋風。怕秋風,傍荷屋。夢鴛鴦,交頸宿。
欲使傳消息,空書意不任。寄君明月鏡,偏照故人心。
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樹海棠花,昨夜夢魂飛繞。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鳥。
生色海棠誰畫得,清溪著色最清真。柔條破玉枝枝潤,細蕊垂絲朵朵勻。神女行云巫峽曉,仙娥泣露錦江春。金盤華屋毋煩薦,日射銀屏正惱人。
歷數鄉閭老,誰知德齒尊。無心游魏闕,有意樂丘園。漫不沾三釜,真堪映九原。涕洟歌楚些,已矣莫招魂。
小閣焚香戶半扃,烏皮矮幾素羅屏。不因聽雨塵心靜,長日何緣學道經。
千墨迷離共一軀。聊從筆下見真如。莫將紙本辨枯腴。醒戀夢情參蝶化,老猶兒態作鴉涂。題成相與一胡盧。
青山開四面,白水繞三禺。野闊時聞籟,人閑舊據梧。畫船留上客,遺跡問田夫。事少日常飲,才疏世未須。決河初薦至,勝事偶相俱。燕子卑無取,滕王遠可模。飛濤隱睥睨,落日麗浮圖。同舍新持節,專城敢遽呼。未迎行部駕,已放下淮艫。試問登消暑,如何楚與吳。藹藹才名世,骎骎日轉禺。一時同接淅,平昔共棲梧。攬轡真壯士,擁旄良丈夫。塵埃脫緇綬,水石慰霜須。勝地來相失,清樽未暇俱。射馀空見帖,鑄罷祗觀模。歸計何當決,徂年貴早圖。檻中終為食,韝上恥聞呼。顧我千羊毳,平生一釣艫。微官不須滿,也復試游吳。
陰葉翠瑤濕,薄英紅粉香。絕憐秋苑下,復爾見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