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庵
初地知幽邃,
茲登因是樓。
白門三日雨,
黃葉萬家秋。
獨往迷新徑,
憑高遲舊游。
上方清磬響,
遙出碧池頭。
初地知幽邃,
茲登因是樓。
白門三日雨,
黃葉萬家秋。
獨往迷新徑,
憑高遲舊游。
上方清磬響,
遙出碧池頭。
初次來到這里便知環境幽深,如今登上這因是樓。南京下了三日的雨,黃葉紛飛萬戶皆秋。獨自前往迷失新的路徑,登高等待舊日的同游。上方傳來清越的磬響,遠遠飄自碧綠的池頭。
初地:初次到達之地,此處指因是庵所在。
幽邃:幽深。
茲:如今。
白門:南京的別稱,因六朝時南城門以白土粉飾得名。
遲:等待。
上方:指寺廟或高處的殿堂。
清磬:佛教法器,敲擊時聲音清越,常用于佛事活動。
碧池頭:碧綠的池塘邊。
此詩應為詩人秋日游歷南京時所作。因是庵為南京一處幽靜所在,詩人登因是樓,遇三日秋雨,見萬戶秋黃,觸景生情,寫下對幽境的感受與對舊友的懷想。
全詩以登樓游賞為線索,描繪秋日幽景,融自然之美與人情之思于一體,意境清寂而不冷肅,情感含蓄而真摯,是情景交融的秋日紀游佳作。
畫謀已去蓮花幕,歌舞空飛蛺蝶裙。欲定中原憑一力,遂令垓下散千軍。灰沉渭水馀烽火,樹暗江東又暮云。韓信智仍烹走狗,西風人立也憐君。
芳園十畝面東開,春色知從此地來。門外風光渾未覺,堂前早已發桃梅。
莫賴雕蟲詡大家,明珠雖好始凝沙。時虛竹腹身猶直,偶縱驕心影自斜。但識青藤堪走狗,不聞白石善描蝦。惠施方里徒多學,無有謙懷枉五車。
桃葉渡頭桃葉春,家家桃葉斗妝新。不知何處初來客,未省吳姬會笑人。
雪壓煙迷月又蹉,前村昏黑水增波。梅花也自難張主,數尺寒稍奈爾何。
戲馬臺前春草深,歌風亭上夕陽沈。千年秦鹿空鷹犬,一片徐山自古今。
芳條結寒翠,圓實變霜朱。徙根楚州上,來覆廣庭隅。
水定灘猶怒,冰乾樹有光。鳥飛將落葉,人嘯在幽篁。野飯嫌花片,山眠愛乳床。行行且游眺,忘卻事封疆。
過里衣冠喜乍逢,尊前談笑幾相從。謝家池草多康樂,阮氏竹林有仲容。白下歌棠非宦巧,班生行李自仙蹤。中朝若遇詢卑濕,天氣長沙賴已冬。
玉露滋芳席,奎魁照碧空。斯文逢盛世,學古振儒風。未可還山隱,當存報國忠。百齡有余慶,寫此壽仙翁。
西湖勝絕,有棲云樓觀,蟠空丘壑。玉鑒光中天不老,人在蓬壺行樂。畫舫藏春,垂楊系馬,幽處笙簫作。京華狂客,也忘身世飄泊。行時載酒尋芳,湖灣堤曲,放浪紅塵腳。借景留歡排日醉,不負鶯花盟約。忍緩東風,耐煩遲日,休恁匆匆著。溫存桃李,莫教一頓開卻。
昨應童科日,群兒立下風。豐姿傾眾目,文采動諸公。兩耳能兼聽,六經皆暗通。相期到楊晏,有始柰無終。
從來吾道有循環,留與兒孫著眼看。覿面相呈衣線事,當中圓月照心寒。
瑞香初解結,金橘正包收。冰玉忘賓主,琴樽憶宴游。雨寒山路濕,風急浪花浮。悵折江門柳,長條莫系舟。
憂患年來坐讀書,田園拋卻任荒蕪。目前卻得晨昏力,碌碌無由似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