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葉廣文韻
入得春來物物饒,
翻思湖上短長橋。
去年寒食閑游處,
曾把扁舟系柳條。
入得春來物物饒,
翻思湖上短長橋。
去年寒食閑游處,
曾把扁舟系柳條。
進入春天后,萬物都顯得豐饒繁茂,反而思念起西湖上那些長短不一的橋。回憶起去年寒食節悠閑游賞的地方,我曾經把小船系在柳樹枝條上。
物物饒:萬物豐茂繁盛。饒,豐足。
翻思:反而思念。翻,反而、回。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禁火、踏青習俗。
扁舟:小船。
此詩為與友人葉廣文的唱和之作。詩人于春日見萬物豐茂,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寒食節與友人同游西湖的經歷,遂作此詩以寄懷。
全詩以春日景物起興,通過對去年寒食游湖細節的追憶,抒發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念。語言平淡如話,卻因具體場景的刻畫而情感真摯,體現了宋末元初文人唱和詩中常見的閑適與懷舊特色。
須鬢雖蒼兩頰紅,路人排擁看坡公。方謀車轍環天下,猶悼方壺沒海中。
身世浮沉關運會,河山破碎負英雄。老親健飯真奇福,差幸平生此事同。
蒼涼喜見日方東,未死安能萬事空。災異頻聞成亂象,云霄何處托冥鴻。
百年觀祭知夷禮,四海論詩入變風。碩果尚留吾輩在,莫教陽九數終窮。
二龍驂夏服,雙鶴記堯年。
名花過雨煙光濕。淺白深紅渾一色。
五云樓閣晝陰陰,百寶闌干春寂寂。
天香暗惹題花筆。冰絹輕盈芳影窄。
畫成持贈問誰宜,只有玉臺人第一。
鳳水龍山毓范韓,屹然柱石重朝端。
謳歌到處九州督,知遇當年七品官。
海國重臨填甲算,福疇新錫侑辛盤。
江南父老遙臚祝,惠愛于今欲報難。
涂鴉往日興如神,浪擲隃糜二十春。
最是吟詩淡生活,不堪惆悵墨磨人。
晴光朝動綵云端,稽拜欣逢后土乾。家慶一門春鎮好,皇恩三世海同寬。
瓊葩的歷含殘雪,瑞靄氤氳繞畫闌。早晚賜休應有詔,鯉庭從此日承歡。
流傭無處覓宗襟,何意春云又作陰。把酒未消今日悶,讀書曾見古人心。
望懸北斗虛回柄,責在群公合受箴。賴有庭梅為伴久,愁來猶得對花吟。
暑雨初晴散發眠,數聲山犬吠籬邊。農夫乘月來耕地,人影蕭蕭動石田。
杖藜貪看野花開,踏盡松陰一徑苔。風外忽聞真管籥,灘聲時雜樹聲來。
化原坊里尚黌堂,
聞道蘇仙有奉嘗。
想見當年行樂處,
牙旗鐵馬照金章。
休兵三十有馀齡,鐵馬曾來似不曾。
寒士喜從賢御史,閒人許識老名僧。
畫船處處歌春雪,廈屋遙遙貯臘冰。
保得西湖如此好,心知明首遇良肱。
千里揚帆破浪游,長江浩浩漭生秋。
城頭樹沒青山小,天際濤翻白雪流。
吳楚地形分北固,乾坤王氣自中州。
晴空入望風煙迥,萬頃波光日月浮。
參差荊中門,出沒沙際語。落日銜半規,秋天避禾黍。
場中刈新谷,屋后曬軟棗。兒女貪看客,群棲下相惱。
秋風吹將暮,古道行跡稀。愛此微陽色,射我霜中衣。
道逢魏公子,問客燕趙來。悲歌不足聽,酒人安在哉。
百計歸無策,誰知禍有胎。
江河周顗泣,城郭令威來。
訪舊須俱白,過家心欲摧。
故鄉非不好,不是錦衣回。
堂堂歸處魏公家,
才飾笄珈日未斜。
蒿里數聲留不得,
豐安松下早聞鴉。
行車一路指西郊,
徐匯風光難盡描。
臭水浜今何處是,
層樓聳立入云霄。
殘山送夕陽,閃爍少微星。
文章報故國,耿耿守遺經。
珍此不朽業,名山發古馨。
側聞蘭臺彥,編纂未殺青。
哀哉萬布衣,幕僚寄伶仃。
何如元裕之,獨構野史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