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二首 其七
一二三四,四三二一。
鉤鎖連環,銀山鐵壁。
覷得破,跳得出。
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圣賢如電拂。
若是覷不破跳不出,切須翻天覆地離巢越窟。
一二三四,四三二一。
鉤鎖連環,銀山鐵壁。
覷得破,跳得出。
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圣賢如電拂。
若是覷不破跳不出,切須翻天覆地離巢越窟。
順數是一二三四,逆數是四三二一。事物相連如鉤鎖連環,堅固似銀山鐵壁。若能看透本質,便能跳出局限。廣大世界如同海中泡沫般虛幻,一切圣賢也似閃電掠過般短暫。若不能看透跳出,必須徹底改變,脫離舊有的束縛。
鉤鎖連環:形容事物緊密相連,不可分割。
銀山鐵壁:比喻堅固不可動搖的障礙或境界。
覷(qù):看,觀察。
大千沙界:佛教術語,指包含三千大千世界的廣闊空間。
漚(ōu):水泡,比喻短暫虛幻的存在。
電拂:如閃電掠過,形容迅疾短暫。
切須:務必,必須。
離巢越窟:離開原有的巢穴洞窟,比喻脫離舊有束縛。
此為禪宗偈頌,多為禪師開示弟子時所作。創作背景或為針對修行者執著于形式、概念的局限,以機鋒語言破除其固化思維,引導直入禪境。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因無明確史料記載,當與禪宗公案傳統相關。
本偈通過數字順逆、連環鐵壁等意象,揭示事物本質的虛幻性,強調突破束縛的必要性。語言直白機鋒,是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思想的典型體現,對理解禪宗破除執著的修行理念有重要價值。
深巷寂無人,鳥聲花塢春。 蓽門長日掩,天地一閑身。
故閣崢嶸已劫灰,又看新閣上煙煤。 斷碑無日不濃墨,古砌新秋猶雜苔。 江闊鳥疑飛不過,風輕帆遠趁先開。 天高地迥詩囊小,收拾不多空一來。
山色秋分后,月華霜降前。況方行水國,而復遇晴天。
萬象入搔首,百懷歸扣舷。傳觴非至禮,聊爾勝徒然。
客亭門外路東西,多少喧騰事不齊。楊柳惹鞭公子醉, 纻麻掩淚魯人迷。通宵塵土飛山月,是處經營夾御堤。 頃刻知音幾存歿,半回依約認輪蹄。
驚棲潛避影,啄怯暗吞聲。 似惜千金命,而逃五鼎烹。 肋枯那便齒,皮瘠不宜羹。 肉食非吾事,從今戒殺生。
孔欲華顛禰妙齡,忘年不足更忘形。 弟兄偏是子眉白,朋友獨于吾眼青。 心若互馳常鑒寐,跡如相避各云萍。 十年功已到千古,何日酣看又飫聽。
新婦磯邊秋月明。女兒浦口晚潮平。沙頭鷺宿戲魚驚。 青箬笠前明此事,綠穰衣底度平生。斜風細雨小舟輕。
綠幛縫愁,紅泥埋恨,盡是東風花草,晴翻麥雉,雨鬧桑鳩,誰記畫樓鶯曉。
當日株移永豐,三楚腰肢,入宮纖小。到如今,香雪飄零何處,玉驄稀少。
看不上、明月無情,鳳簫金管,冷覷黃昏新惱。胭脂井畔,燕子樓頭,一片粉灰珠掃,青帝拋人幾時,潘鬢沈圍,年年空老。
尚癡心,春在平蕪,央取亂峰遮繞。
蟂磯一棹水云寬,采石晴峰涌翠盤。 天氣殊佳芳禊會,海風吹客到長干。
倚檻春風玉樹飄,空江鐵鎖野煙消。 興懷無限蘭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蔚藍一片山初染。粉紅花底看人面。玉笛怕花飛。花開人莫歸。
當時花下客。把酒斜陽立。今日對斜陽。與花同斷腸。
彩線鴛鴦愁暗纈。花雨新添,水暖銀塘節。燕子穿簾飛又歇。
冰紈襯貼芙蓉雪。
悶倚玉簫吹半闋。報道人歸,喜極還嗔絕。別后心情明鏡徹。
日長掛到如眉月。
明月故鄉,白頭兄弟,歡場又是離筵。黃花紫蟹,風物自年年。
四壁圖書瀟灑,那更說。問舍求田。坐中客,連車結駟,千里誦豪賢。
吾衰今已甚,芳樽翠袖,牽率周旋。算侯封相印,不換詩篇。
讓汝青云事業,烏衣巷,簪笏盈前。還相約,五湖煙水,妻子鹿門仙。
獨倚熏籠,舊游誰是關情處。霜清月午,香雪孤山路。
春到吳閶,卻被東風誤。紗窗暮,收燈院宇。擁髻瀟瀟雨。
門掩東風人去后,愁損燕鶯心。一朵梅花淡有春。粉黛不忺勻。我亦青樓成卷客,風月強追尋。莫把恩情做弄成。容易學行云。
西風庭院雨垂垂。黃花秋閏遲。已涼天氣未寒時。才褪單衣。睡起枕痕猶在,鬢松釵壓云低。玉奩重拂淡胭脂。情入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