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鋪道中
百萬軍儲此地供,
云中接壤重提封。
時平斥堠開千里,
天險關門矗幾重。
河水漫流橫淺渡,
山岡疊起隱遙峰。
行人指點前朝事,
惟剩寒鴉落照濃。
百萬軍儲此地供,
云中接壤重提封。
時平斥堠開千里,
天險關門矗幾重。
河水漫流橫淺渡,
山岡疊起隱遙峰。
行人指點前朝事,
惟剩寒鴉落照濃。
百萬軍隊的物資儲備都在此地供應,與云中郡接壤的是重要的邊疆封地。時世太平,瞭望哨所延伸千里;天險關隘,高高矗立多重。河水漫流,橫過淺淺的渡口;山岡疊起,隱沒遠處的群峰。行人指點著前朝的往事,只留下寒鴉在濃郁的落照中棲息。
軍儲:軍隊的物資儲備。
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泛指北方邊疆地區。
提封:指邊疆封地,代指邊疆要地。
斥堠(chì hòu):古代用于瞭望敵情的土堡或哨所。
關門:指險要的關隘。
前朝:指此前的朝代,此處或指歷史上在此地有過軍事活動的時期。
寒鴉落照:寒冷的烏鴉與落日的余暉,常象征蒼涼的景象。
響水鋪為古代邊疆要道,詩中‘軍儲’‘關門’等詞表明此地曾為軍事補給與關防要地。結合‘時平斥堠開千里’推測,創作背景或為清代邊疆穩定時期,詩人途經此地,見昔日軍事重鎮已歸太平,因歷史遺跡引發對朝代更迭的感慨。
全詩以響水鋪為中心,由軍事要地的今昔對比切入,既凸顯其地理與戰略價值,又通過‘行人指點前朝事’的細節,將視野投向歷史縱深,是一首融合邊塞風光與歷史思考的紀行詩,展現了詩人對邊疆與歷史的敏銳觀察。
自喜身無事,閑吟適性情。欲依芳樹歇,更傍小欄行。地僻疏還往,年高倦送迎。臨軒瞑目坐,神思當時清。自喜身無事,因行過寺墻。閑題僧舍壁,靜爇佛家香。竹戶蜘蛛掛,莎階蟋蟀藏。唱酬聊取樂,不覺又盈箱。自喜身無事,論才拙復疏。五年陪稷禼,二紀接嚴徐。本是漁樵客,終慚鄒魯儒。溫衣飽食外,何必待盈馀。自喜身無事,門庭草色連。前軒滿床月,后院一林煙。策杖困還歇,枕書慵更眠。稱家隨分過,何用苦忙然。自喜身無事,乘春但種花。時時游野墅,往往宿僧家。入竹新尋筍,燃鐺旋煮茶。趨朝十里路,來往不嫌賒。
病骨秋來似凍蠅,好山空憶去年登。今朝對景成惆悵,勉上西樓第一層。
飄蕭中年發,既少何用白。蒼黃未甚絲,明知不更黑。妻孥恐生悲,勸我課鋤摘。眷然撫鏡鑷,青山墮虛席。
九龍山前處士宅,草堂低小盡青苔。樹陰滿地日不到,水氣著人秋已回。無數黃鸝相對語,有時翠碧忽飛來。移床與客竹間坐,千里好風何快哉。
對使破琴良未達,解衣撾鼓亦非真。從來我輩豈同俗,更遣阿戎來問津。
因循失計下青山,卻恨溪云占斷閑。黃卷圣賢忻對語,青云岐路祗低顏。月墻槐影侵階暗,雨檻秋花滿目斑。自愛蕭條真吏隱,心清不累有無間。
朋友以義合,久要貴不忘。結交或匪人,騶虞化為狼。君不見市井人,杯酒忽相得,傾肝瀉膽無所惜。一朝需求不稱意,口里驅蛩心上蠔。更聞背語觸疑心,墻角車輪亦生趐。君不見耳與馀,又不見田與竇,當其得意時,刎頸以相就。寧知嫌隙反掌成,坐令衽席生戎兵。古人重結交,晏子真其人。伾文執誼,羊豕之合,死生棄置安足陳。
龍飛白水兆中興,天定滹沱十月冰。半夜客星思漢室,千年王氣感原陵。山靈松槚殊相護,地勝樵蘇詎敢登。試讀班彪王命論,嵩峰依舊郁峻嶒。
朝見新荑出舊槎,騷人孤憤苦思家。五噫處士大窮約,三賦先生多誕誇。帳外鶴鳴奩有鏡,筒中錢盡案無鮭。玉川何日朝金闕,白晝關門守夜叉。
閑院宇。獨自行來行去。花片無聲簾外雨。峭寒生碧樹。做弄清明時序。料理春酲情緒。憶得歸時停棹處。畫橋看落絮。
子母俱忘脫體看,纖毫才動被渠瞞。若非豎亞頂門眼,那辨紅壚點雪寒。
忽去忽來如寤寐,相違相見已忘言。望塵獨倚長亭下,勒馬難回落木邊。家信勞兄三載夢,官箴費我五更眠。浮云好似憎懷抱,明日楚江今日燕。
江南江北翠旂遙,夜夜深宮鎖寂寥。何處龍舟試歌舞,秦淮明月廣陵潮。
巳無新夢到清都,空有高情學隱居。貧尚典衣貪購畫,病思棄研厭求書。圉人焚積夜防虎,溪女叩扉朝賣魚。困即枕書饑即飯,謀生自笑一何疏。
江上春云生暮寒,故城回首離長安。殘桃剩柳應無分,留與諸君取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