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為大,江漢日來委。灃水雖復清,魚鱉豈游此。
賢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為大,江漢日來委。灃水雖復清,魚鱉豈游此。
賢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大德之人行事始終無偏差,中等智慧者認可自己認為對的事。顯然人們看法本就不一致,何況還追求相互欺詐。小技會導致陷入困境,花言巧語能造成詆毀。穰侯有時被人輕視,蘇秦能暗中揣測人心。輕者像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重者會被流放到邊郡。權勢傾軋導致不幸,既成事實又為何如此呢。大海之所以廣大,是因為江漢之水每日注入。灃水雖然清澈,魚鱉卻不在此游動。賢明的齊桓公,能任用仇人管仲。像齊桓公這樣的人若不出現,世上就會有很多不平之事。
頗:偏差。
中智:中等智慧的人。
詭:欺詐。
泥難:陷入困境。
萋毀:詆毀。
穰侯:戰國時秦國大臣魏冉。
蘇生:指蘇秦。
陰揣:暗中揣測。
長沙傅:指賈誼,曾被貶為長沙王太傅。
小白:齊桓公名小白。
管氏:管仲,曾是齊桓公的仇人,后被重用。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看到社會上賢才不被重用、小人得志的現象后有感而發。詩人通過回顧歷史上的類似事件,以古喻今,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是在詩人對社會現象有深刻觀察和思考的時期。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上賢才不遇、小人當道的現象,呼吁賢明君主的出現。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歷史典故,以古鑒今。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
萬壑千巖隱上乘,時聞五色透層層。海邊仙境容渠到,壁上騷壇孰與登。痛飲非關詩債了,苦吟應笑瘦生曾。卻愁黃鶴經題后,白也重過合避能。
天意紛難訴,橫行不守經。遂令姑射子,玉貌遽先零。重壓三秋菊,全淹九宇星。壅門欲高臥,鴉噪未能寧。
青松高出建封寺,信棹灘頭問古津。舊址久成豪族冢,原田半入俗居人。坡斜漫滅無行徑,竹出參差多著塵。五百方袍何處去,清溪水涸石磷磷。
拋君江口棹,盡我手中卮。垂老本難別,欲歸翻狎離。轉頭吳地近,抗手晉山遲。豈必耽微祿,浮生本未期。
獨騎官馬踏晴沙,來訪城西侍講家。柳巷柴門成物色,菜盤椒醑入年華。西山捲幔留殘雪,北闕當軒駐紫霞。久住金門成小隱,不妨詩酒寄生涯。
誰謂西山小,居然百虎陳。偃蹲形各異,兇猛孰能馴。乍見心猶怵,應知筆有神。似君功力邃,何事老風塵。
長城征馬度,橫行且勞群。入冰穿凍水,飲浪聚流文。澄鞍如漬月,照景若流云。別有長松氣,自解逐將軍。
和戎本自非長策,況復紿和計轉疏。獸錦金繒圖孟浪,紫泥丹券事空虛。乘槎已斷葡萄種,奉節誰傳雁帛書。越嶠燕云頻悵望,將軍何以慰躊躇。
三生應誤讀黃庭,謫向人間老月明。欲躡鳳翎尋舊夢,剛風秋隔五云城。
粹學堂堂真有本,玄談亹亹盡無間。小回馀事入詩律,句法還能逼后山。
御香載道護雙螭,許著行衣攬轡隨。滿路弋林屯虎旅,隔山鈴索駐龍旗。金烏玉雁藏真宅,翠釜朱型薦孝思。千古舜文今再見,感懷還詠有周詩。
轔轔大車塵,從古飛不止。多少英雄人,頭白長途里。灞橋云正寒,哀鴂夕陽市。慷慨問有唐,蒼蒼諸陵累。仰攀墮淚亭,俯涉銷魂水。山鬼揶詞場,浮云變聲伎。柳條不忍春,為誰悴如此。東去望梁楚,電馳王侯軌。滑稽取黃金,肝膽知誰是。撫劍歧路傷,題柱丈夫起。家書千璠玙,佇目秋鴻俟。
千里閩山驛騎飛,天書趣解海邊圍。異軍方逐蒼頭起,元帥徐將白羽揮。翻就鐃歌春舉酒,收還烽火夜開扉。向來萬事關兵氣,卻作風光坐上歸。
南平縣北重陽至,強起登高風雨朝。烏帽黃花修舊事,風流人物憶前朝。東南形勝山川固,閩粵衣冠氣象饒。千樹早霜寒自積,一潭秋水澹相搖。漢王俎豆還宮廟,劉守勛名已寂寥。群盜檄書隨處滿,萬方兵甲幾時銷。年荒白晝三軍噪,日遠黃堂五馬驕。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勝事不蕭條。人兼鄴下何須避,誼重淮南定見招。青眼豈辭鸚鵡盞,白袍更上木蘭橈。四賢道近源流斷,雙劍龍潛歲月遙。桂樹叢生江草長,不妨志士遁漁樵。
野巾初著日,心賞竟朝曛。試正行窺水,從欹臥看云。坐翻嫌月露,出每避塵紛。顧影還相笑,風流愧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