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中三關 其二
人人有個影子,
寸步不離,
因甚踏不著。
人人有個影子,
寸步不離,
因甚踏不著。
每個人都有一個影子,一步也不離開自己,可為什么總是踩不到它呢?
因甚:為什么。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影子與人如影隨形卻難以踩到的現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或許也蘊含著一定的哲理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引發對常見現象的思考,特點是語言簡單卻富有啟發性。雖難以確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具體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思考方式。
覓線尋針,看鈿盒、常開一扇。憑繡出、牡丹搭膝,隔窗曾見。釵角評書誰雅俗,柔荑試酒知寒暖。倚東風、閑品柳絲長,花須短。君買鶴,新成券。儂放雀,誰含怨。好厭禳春病,藥壚疏遠。香茗最消園令渴,繡床也學嵇生懶。奈無眠、重撿玉臺詩,從頭看。
永夜便僧話,茶膏一味真。破墻通月色,空閣接云親。切切笛中雨,浮浮甕底春。五更清夢曉,門放欲來人。避囂來野寺,學靜慣參禪。般若臺風靜,多羅樹雨連。老龍寒劍影,孤鶴避茶煙。玄到無言處,推窗一枕眠。絕巘馮虛望大江,江花似浴白鷗雙。自家適意閑藜杖,隔岸愁聲老木梆。吊古豈無芻比玉,崇文直有筆如杠。村深寂寂無人到,山月茅檐照睡厖。
秀句清圓掩百家,錦心幽思定餐霞。風騷誰敢窺嚴律,誦數惟應滿洛叉。已有文名肩杜曲,卻憐羈旅賦彭衙。自嗟下里陪高唱,羞說花時鼓子花。
放逐臣之常,胡為乎汨江。不先于楚死,未免作秦降。
解衣盤礴真畫史,不待濡毛知可矣。葛巾草服常畫我,意欲置我山巖里。虎頭于今幾百年,與渠誰后復誰先。翛然蛻跡乘風去,一笑相逢喜拍肩。
剪卻牡丹春事休,鶯應惆悵蝶應羞。綠陰滿地無人見,倚遍欄干獨自愁。
雨霽郊原潤,春深景物妍。暖云低覆樹,流水漫成川。徑草碧如剪,檻花紅欲燃。呼童理耕稼,生計在農田。
蒲帆滿駕順流風,黃鶴樓臺在眼中。柳色已經春候盡,城闉何啻故鄉同。塵埃白發空奔走,巖谷蒼生自困窮。萬事關心無料理,漫蕪瓜地國門東。
自知無業致吾君,只向空山弄白云。已共此山私斷定,不須轉轍重移文。
曲江宴罷幾經春,君入荊兮我使秦。往事祇今俱莫問,與君同是倦游人。
秋雨,千縷,灑方塘。欹枕西堂夜長。梧桐葉兒風打窗,新涼,薄衾閑半床。愁里畫屏天樣遠,銀燭短,夢也無人管。怕相思,越相思。除非,影兒權作伊。
搖落窮秋后,山寒木葉深。短筇乘野興,緩步得幽尋。只是他時事,真成隔世心。再來陳跡掃,孤磬起清音。道侶時相見,山翁許共過。茗柯能悟入,芥子有包羅。影覆慈云暖,香生忍草多。辯才今鈍拙,無事怯維摩。不設禪□械,茅庵擁碧沙。狙公秋拾栗,山鬼夜簪花。虛白了無染,寒陰半欲遮。未能心轉物,每到輒忘家。
搔白發翁疑是假,對青銅鏡認為真。影形本合成同體,夢覺俄分作二人。歡至不期開口笑,愁來相對捧心顰。可憐怛化貪生者,芻狗元身學出神。
萬里草不生,三昧號無諍。夢游觀玉境,畢竟是誰行。在處曼曼地,只道無兩般。法門非出入,學者莫顢頇。
欲雪不雪寒風驕,老梅耐冷初含苞。同游三人來不速,白云小頂如相招。傍山小園足幽趣,數弓隙地容株茅。山房少憩蓄全力,一氣遂造前峰高。亭前曠觀動遐思,近自明季溯六朝。繁華極盛歷千載,可憐盡付一炬焦。我曾按圖攬名勝,但見瓦礫湮蓬蒿。古來石城擅雄鎮,九十五里誇兼包。幺么竊據幸掃蕩,光天化日兵氣銷。禪堂茶話感桑海,相與憑吊空蕭騷。雨聲催我下山去,淅歷響遍寒林稍。歸途無賴一回首,煙霧迷離入望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