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殘夏偶作
等閑三伏后,獨臥此高丘。
殘暑炎于火,林風爽帶秋。
聲名何要出,吟詠亦堪休。
自許紅塵外,云溪好漱流。
等閑三伏后,獨臥此高丘。
殘暑炎于火,林風爽帶秋。
聲名何要出,吟詠亦堪休。
自許紅塵外,云溪好漱流。
過了平常的三伏天,我獨自臥于這高高的山丘之上。殘余的暑氣比火還炎熱,山林間的風帶著秋意讓人清爽。名聲哪里需要傳揚出去,吟詩誦詞也可以停止了。我自認為已置身于紅塵之外,云溪是個適合隱居的好地方。
等閑:尋常,平常。
三伏: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殘暑:殘余的暑氣。
聲名:名聲。
漱流:本指漱口飲水,后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三伏天過后,詩人身處山丘之上。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而詩人厭倦了這種世俗生活,從而產生了隱居的想法,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塵世聲名的看淡。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和直接抒情相結合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超脫、寧靜生活的一種心態。
弱楊飄鬢參差綠,紅黃鵑亂闌干曲。痛淚自成瀾,雨晴天不關。忍尋春夢去,草死花開路。何日定風波,青山青冢多。
翠嶂清溪鋪白石,凌空健步超略彴。山空草疏秋索索,一派丹楓架高壑。我來問俗究沉瘼,前日田夫手持钁。招之不來喚不諾,驅牛遠去頭戴箬。修竹長林映籬落,大化涵濡自耕鑿。天涯一見心一怍,云路其如土居樂。督轉巖坳自昏漠,稅駕排山坐林薄。萬里便便周道擴,行路之難豈如昨。
杖策思尋半日閑,偶隨流水過前山。林中不見童迎客,竹外惟聞犬護關。道服自懸虛牖下,茶巾空掛夕陽間。到門不遇君攜手,惆悵荒村暮獨還。
春水抱芳洲,宛宛紫檀槽。羽人歌洞章,不省郁輪袍。
舊宅桃花塢,流波映草堂。睽離將二月,聽雨在方床。
云度蒼江冷,花飛碧海春。誰家無斗水,涸轍有窮鱗。自笑投珠客,猶憐泣玉人??涎销Q侶,共爾覓玄津。
房星之精化為馬,肉騣連錢滿天下。世俗寧知驥與駑,善相方皋一何寡。君看畫馬自有真,能通相法方入神。驪黃牝牡不足辨,天機內解斯其人。騰驤飲龁逐水草,筆端幻出龍駒島。雄姿矯矯長風生,逸氣棱棱飛電掃。老眼摩挲忽驚起,便欲驅之涉長道。君不見曹韓已往不復生,吳興死后無丹青。天閑龍媒十萬匹,誰能起之圖爾形。
滿目江山異洛陽,北人懷土淚千行。不如亡國中書令,歸老新亭是故鄉。
若人居城市,以耳求聽泉。泉不在城中,山中乃涓涓。終日未忘聽,豈在耳根邊。若以實境求,此泉隔天淵。要知泉在心,心遠地則偏。所謂希聲者,無聽亦泠然。
衣繡翩翩?帶垂,看君真是鄭當時。每逢佳客必青眼,況復諸郎多白眉。老去壺中寬世界,名成谷口動京師。吳姬壓酒齊謳倡,那得秋霜上鬢絲。
修篁瑟瑟石磷磷,去謁荒祠不厭頻。四皓古來無事客,貳車今世最閑人。紫芝欲采非仙骨,紅藥曾題是近臣。一奠村醪還獨酌,滿軒松雪照吟身。
赤畿茂宰漢郎官,文物家聲奕代看。江左風流傳作賦,云中節鉞頌登壇。河陽去后花成樹,彭澤歸來菊可餐。大是清朝真隱在,白頭湖上理漁竿。
萬里飄然不系舟,老來專憶舊交游。西風日落中原路,虛度江湖數十秋。
牛羊膏潤足,物產借英華。帳腳駢遮地,釘頭怒戴沙。齋廚供玉食,毳索出氈車。莫作垂涎想,家園有莫邪。
李大天然好阿哥。滿門齊唱太平歌。更深可奈冷哆嗦。且與老婆爭骨氣,聊同妹子耍陀螺。燈籠打破氣小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