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其二 拾瑤亭中秋宴集,再次顧庵學士韻
澹蕩西風,盡吹卻、鱗鱗魚漲。高會處、銀蟾乍涌,清光無恙。桂影婆娑河漢外,露華沾灑梧桐上。正遙天、一片好秋容,來相餉。
擎玉斗,香醪漾。按象板,吳兒唱。漸更深漏轉,薄寒初釀。誰繼謝莊今夜賦,空傳公遠當年杖。羨素娥、相對舞霓裳,紛千狀。
澹蕩西風,盡吹卻、鱗鱗魚漲。高會處、銀蟾乍涌,清光無恙。桂影婆娑河漢外,露華沾灑梧桐上。正遙天、一片好秋容,來相餉。
擎玉斗,香醪漾。按象板,吳兒唱。漸更深漏轉,薄寒初釀。誰繼謝莊今夜賦,空傳公遠當年杖。羨素娥、相對舞霓裳,紛千狀。
秋風輕輕蕩漾,吹平了層層涌起的波浪。在這盛大宴會上,月亮剛剛升起,清光依舊美好。桂樹影子在銀河外搖曳,露水灑落在梧桐樹上。遙遠天空呈現出一片美妙秋景,前來饋贈。舉起玉杯,美酒蕩漾。按著節拍,歌女吟唱。漸漸夜深,寒意初起。誰能像謝莊那樣寫下今夜的中秋賦,只能空傳羅公遠當年的神杖之事。羨慕嫦娥,相對著跳起霓裳羽衣舞,姿態萬千。
澹蕩:形容風輕輕地吹拂。
鱗鱗魚漲:層層涌起的波浪。
銀蟾:月亮。
桂影:指桂樹的影子。
露華:露水。
玉斗:玉制的酒器。
香醪:美酒。
象板:古時歌舞時用以打拍子的象牙拍板。
謝莊今夜賦:指南朝宋謝莊作《月賦》。
公遠當年杖:傳說羅公遠曾以拄杖為橋,引唐玄宗游月宮。
素娥:嫦娥。
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宮廷樂舞。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題可知是在拾瑤亭中秋宴集時所作,當時詞人參與宴會,在中秋佳節的氛圍中,觸景生情,再次依照顧庵學士的韻腳創作此詞。
這首詞描繪了中秋宴集的熱鬧場景和美好秋景,借景抒情,既有對眼前美景的贊美,也有對古人賞月文化的追思。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較高的寫景抒情技巧。
天地忽晝晦,四山潑墨濃。
而我行其間,宛如所翁龍。
大風吹倒人,欲避無所容。
有翼不得張,狂走急雨中。
數里乃一息,如出鮫人宮。
老樹道邊拜,疑我行雨工。
過午上五嶺,攀緣入青空。
仰視萬山巔,有氣如炊籠。
下視田間白,云此鋤田農。
茲行豈不苦,奇觀亦已雄。
惜哉如此山,不與曉景逢。
不曉韓吏部,登華哭途窮。
游人剔蘚認堅珉,誰是開山第一人。
知有法諲留虎錫,元來璩叟是龍神。
云屏翠列懸崖樹,雪瀑聲飛斷壑津。
又見生公重說法,祖師巖下草長春。
結廬塵外境,流水繞平田。
三逕故人菊,一池君子蓮。
塔懸當戶月,鐘翳隔溪煙。
自得平生趣,漁竿老渭川。
瑞云深處碧玲瓏,得道高人在此中。
玉樹影迷唐舊邸,金鐘聲繞漢諸宮。
夜看西北天星近,曉對東南海日紅。
咫尺便分仙俗路,吳山斜出錦屏風。
誰使權奸釀禍深,末流無復救危枰。
君臣霄壤難同死,社稷丘墟可再生。
叔寶井中空大辱,魯連海上特虛名。
一家骨肉俱魚腹,留得丹心萬古明。
屋頭蘚樹蛻鳴蛩,池上溝泉鑿石通。
香老蒲花春洞影,涼生槲葉午窗風。
泥瓶開酒留樵客,篛笠穿云訪藥翁。
雖是一貧清似水,定無徭役到山中。
籠翎圈里著禪關,頂有奇峰蹬可攀。
上下乾坤大千界,東西陸海兩三山。
臨滄霧向風前解,喝水泉因雨后潺。
一宿迷歸山莫哂,小窗經日對孱顏。
亂離生世晚,衰白在人前。
云水飛饑鶴,山林付亂蟬。
日今行黑道,人有隔黃泉。
晷漸秋來短,愁長亦敵年。
又與我友別,獨與我子俱。
念彼歸舟疾,眠食今何如。
愁懷不可遣,頼有床頭書。
曲江江上人,搖舟來賣魚。
亦有妻與子,一飽便有余。
我生不如子,多憂化其須。
斗室依山曲,如巢伴鶴棲。
風鳴窗紙破,雨濕爨煙低。
古致巖松外,秋聲野竹西。
潺湲聽澗響,流不出橫溪。
稼穡病多雨,蕪菁種待晴。
壘空驚燕去,池凈襯鷗明。
野碓鳴秋杵,風簷響夜箏。
山中涼意早,蚊蚋已無聲。
宦情一片莫云浮,歸興雙溪春水流。
惜別長官攜酒盞,送行詩友候津頭。
人方挾彈窺黃雀,我不知機愧白鷗。
數夕打篷風更雨,并無明月載空舟。
武夷山下棹歸舠,九曲縈紆漲碧桃。
兩字功名如草芥,十年身世付蓬蒿。
廣陵古調知音少,柯洞殘棋不著高。
今日孤忠在何許,挑燈自讀楚人騷。
蓮盂送別萬峰云,龍虎山前過小春。
草履慣穿枯嶺葉,布衣猶帶舊京塵。
氈寒不見游仙夢,路遠誰憐倦客貧。
東望海門歸未得,北風吹雪滿唐巾。
為愛鵝池可禊蘭,朅來松下駐吟鞍。
一家昆弟皆臺憲,兩世翁孫此縣官。
風渡潮聲來海口,雁將秋色下長安。
白云凝??山陰近,笑策潘輿奉母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