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慢 觀獵
望平原、連天野燒,獵獵風吹千騎。縛褲褶、雕弓韝臂。盤盡山頭谷尾。犬走鷹飛,猿啼雁叫,灑血成紅雨。到日暮、疊鼓鳴笳,酹酒烹鮮,再殺一回足矣。
記少日、盧龍塞上,蠻府參軍無事。戲逐孤兒,短衣匹馬,射虎南山里。載黃獐滿車,歸從妻子誇示。
嘆殘年、撫髀生肉,郁郁誰能堪此。索米金門,攤書玉局,見獵空歡喜。問先生誰伴,嗟乎子虛亡是。
望平原、連天野燒,獵獵風吹千騎。縛褲褶、雕弓韝臂。盤盡山頭谷尾。犬走鷹飛,猿啼雁叫,灑血成紅雨。到日暮、疊鼓鳴笳,酹酒烹鮮,再殺一回足矣。
記少日、盧龍塞上,蠻府參軍無事。戲逐孤兒,短衣匹馬,射虎南山里。載黃獐滿車,歸從妻子誇示。
嘆殘年、撫髀生肉,郁郁誰能堪此。索米金門,攤書玉局,見獵空歡喜。問先生誰伴,嗟乎子虛亡是。
眺望平原,連天的野火在燃燒,獵獵的風聲中千騎奔騰。獵人扎緊褲褶,臂套皮套手持雕弓。他們搜遍了山頭和山谷。獵犬奔跑,雄鷹高飛,猿猴啼叫,大雁驚鳴,獵物的鮮血灑下如同紅雨。到了日暮時分,戰鼓和胡笳聲響起,眾人灑酒祭神、烹煮鮮獸,覺得再殺一回就滿足了。記得年輕時,在盧龍塞,在南方官府做參軍沒什么事。我曾像古人一樣,穿著短衣騎著匹馬,在南山追逐射虎。滿載著黃獐回家,向妻子兒女夸耀。可嘆如今年老,摸著大腿長了贅肉,這種郁郁不得志的狀態誰能忍受。在朝廷求官,在書齋里讀書,看到打獵只能空自歡喜。想問先生誰能相伴,唉,像子虛、烏有先生那樣的人都沒了。
野燒:野外的野火,可能是為了驅趕獵物而放。
獵獵:風聲。
縛褲褶:扎緊褲子和上衣。
韝臂:臂套,用來架鷹。
盤:搜索。
酹酒:灑酒祭神。
盧龍塞:古地名,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
蠻府參軍:指在南方官府任參軍之職。
撫髀生肉:撫摸大腿上長了贅肉,感嘆久不騎馬作戰,虛度光陰。
索米金門:指在朝廷求官。
攤書玉局:指在書齋里讀書。
子虛亡是:指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子虛先生和烏有先生。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曾有過在邊塞或南方任職的經歷,年輕時有過豪邁的狩獵等經歷。隨著年歲漸長,在朝廷未能實現抱負,看到狩獵場景引發了對往昔的回憶和對現狀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詩人壯志未酬的悲憤。其特點是場景描寫生動,情感表達強烈,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詞人豐富的情感世界和豪邁的詞風。
紫駝峰掛葡萄酒,白馬鬉懸芍藥花。繡帽宮人傳旨出,黃門伴送內臣家。
卷地朔風凜凜,漫天瑞雪霏霏。園林萬木變枯枝。因甚松篁獨翠。只為春花競發,卻教秋葉爭飛。若無榮盛便無衰。悟此方名達理。
崔嵬臺殿入清涼,月色天香對坐忘。洗缽師能容姓字,留衣吾欲廢文章。才參雪竇人天近,共指云門客路長。計日靈山攜杖去,白牛車畔問慈航。
誰將惹我弄刀兵,萬眾齊心抱不平。可恨亂時難論理,遑云國法與人情。
日和風暖御樓時,萬姓齊瞻八彩眉。瑞氣祥煙籠細仗,閤門宣赦四方知。
落葉開花秋復春,睡中榮悴豈關身。那知五起雞三唱,亦有寒窗不寐人。
書堂名博士,得見未恨晚。發揮紫陽論,登峰造其巘。仕得四十強,程方九萬遠。北山勿移文,秋桂芳風遣。
欲養蛟龍謾鑿池,惟應道術兩相知。論年校德予慚老,強識多聞子可師。監彼盈虛門若市,明于取舍智猶棋。干時已副寬民詔,沈俊休吟詠史詩。
梟翥與鴟張,難當爾跳梁。嗟無羆虎將,恨縱猰?狂。罪惡己盈貫,神明自鑒量。將無轟霹靂,萬里凈炎荒。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
偶宿天臺白石房,夜深清話月移光。宦游難作重來約,一枕泉聲老不忘。
塞山青陡入云黃,一路沙程度朔方。曾是周師游徼地,為君含笑唱伊涼。
野闊天垂風露多,白翎飛處草如波。髯奴醉起傾渾脫,馬湩香甜奈樂何。
炎天何處可登臨。須于物外尋。松風澗水雜清音。空山如弄琴。宜散發,稱披襟。都無煩暑侵。莫將城市比山林。山林興味深。
既稱天下已為公,何得如斯看不空。爭地爭城勞盡力,殺人盈野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