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道中聞杜鵑
萬里云山路渺茫,
車輪竟日往來忙。
憑君一語成歸去,
笑殺兒時射四方。
萬里云山路渺茫,
車輪竟日往來忙。
憑君一語成歸去,
笑殺兒時射四方。
萬里云山的路途遙遠迷茫,車輪整日地來來往往忙碌不停。憑借你(杜鵑)的一聲啼叫讓我有了歸去的念頭,真要笑煞我兒時想要闖蕩四方的壯志豪情。
憑君:憑借你,這里指杜鵑。
竟日:整日。
射四方:指有闖蕩四方的志向。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奔波途中,于東陽道上聽到杜鵑啼叫,可能此時他在外漂泊已久,歷經了生活的奔波與艱辛,從而觸發了歸鄉的念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鄉的期盼和對過往壯志的反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常見意象傳達內心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此地空懷屈宋音,無緣憑吊悵孤心。平原十日徒相款,咫尺三湘未可尋。游遠依然同迫厄,悲秋何處問登臨。祇憐入楚多騷怨,況復鄉思動越吟。
鉛槧誰分付,聞君有義方。紙田須樂墾,畫果豈堪嘗。得雨花蹊潤,隨風鳥韻長。公來詩不少,排日兩三章。
雙燕來故室,不見阿母語。穿窗入幕尋阿母,哀鳴欲棲還復舉。喃喃止翠桁,徘徊拂素幃。浮塵積玉珈,斷蘚生畫衣。雙燕年年春社來,阿母阿母何時歸。
石作藩籬樹作鄰,家生春菌與秋莼。偶遺書法呼兒子,未定詩篇詣孺人。
清溪九曲逐真游,已覺云山笑白頭。緩轡未能隨后騎,叩舷聊欲借前舟。先朝故老偏相憶,此日虛名不自由。從事獨賢何足問,煙波慚愧舊盟鷗。
西山無物與泉民,底使民如父母親。凡日用間無不敬,滿腔子里盡吾仁。我熏知見香猶舊,公滌中和印一新。愿廣桐鄉依戀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石根騰起氣如饙,擘絮成衣布置勻。態度不須空藹藹,東皋愁殺耦耕人。
長誦懸崖置屋牢,此詩此閣晚相遭。閣中未覺高低在,下到山門始是高。
道人孤寂任棲遲,跡寄湖村白水西。四壁煙昏茅宇窄,一天霜重板橋低。驚濤拍岸明生滅,止水涵空示悟迷。萬象平沈心自照,波光常與月輪齊。水邊活計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門柳每招黃蝶舞,岸莎常襯白鷗眠。雨蒸荷葉香浮屋,風攪蘆花雪滿船。不動舌根談實相,客來何必豎空拳。縛個茅庵際水涯,現成景致一何奢。野塘水合魚叢密,遠浦風高雁陣斜。道在目前安用覓,法非心外不須誇。一聲鐵笛滄浪里,煙樹依依接暮霞。年晚那能與世期,水云深處分相宜。茭蒲繞屋供晨爨,菱藕堆盤代午炊。老岸欲隳添野葑,廢塘將種補新泥。無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閒十二時。云漫漫又水漫漫,新縛茅龕眼界寬。盡有池塘堪著月,且無田地可輸官。四時風味人誰得,萬頃煙波我自觀。卻恐客來為境會,閉門收在一毫端。水國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無行路,隔岸三家有斷橋。數點鴉聲迎暮雨,一行魚影漲春潮。陳年佛法從教爛,豈是頭陀懶折腰。
雅頌安知何所歸,舊邦新命尚幽微。變聲應懼亂弦柱,不共緝熙吹畫幃。
朝隨六龍駕,遠別黃金臺。萬乘出都門,旭日凈浮埃。翠華正飛揚,玉輦從天回。羽林羅猛士,夾道馳云雷。回首望玉京,城闕何壯哉。海水向東流,西山郁崔嵬。上有五色云,垂輝映蓬萊。壯游愜周覽,欲去仍遲回。策馬天仗間,夙昔長追陪。古來詞翰臣,豈但鄒與枚?至今百世下,聲譽揚九垓。
五更皆早起,惟我是閒人。展鏡須仍雪,添杯臉暫春。有終還復始,無舊不成新。萬古燒痕意,陳根豈盡陳。春攽諸郡國,漢守喜惟良。旦宿重中尾,時花競向陽。古今新舊歷,老少后先觴。萬事皆如此,無如且醉狂。
咸池一奏合宮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調六琯,須知共作鳳凰鳴。
洛陽四時常有花,雨晴顏色秋更好。誰能相與共此樂,坐對年華不知老。自然天物勝人為,萬葉無風綠四垂。猶恨簪紳未離俗,荷衣蕙帶始相宜。
阿爺五十四,憐汝才始生。恩育夙夜謹,眉目秋水清。行如生鹿跳,語若流鶯鳴。常時恣嬌頑,計日期長成。爾祖豪杰姿,聲聞州郡欽。一顧等成敗,片言能重輕。田園亙阡陌,兵火成榛荊。千頃遺寸波,百田才一塍。官租因訟致,薄業寧躬耕。不辭生理苦,所懼徭役并。嗟予早失怙,慈親訓遺經。遭時風塵黑,扶日云霄青。簪筆侍禁闥,通籍居承明。衰年遂冉冉,薄宦徒營營。辭官歸故園,葺屋依先塋。看花眼如霧,種竹發已星。貧無金在囊,家有書滿籯。念汝未強壯,立身恐伶仃。痛逼骨肉懷,感慈肝膽驚。男兒在忠孝,業學崇勛名。題詩冀汝識,慰我桑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