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其十四 司農招飲攜五苗出揖客復次前調奉贈
今日華筵,珠簾深處,喚出苗哥。
看頭角磽磽,宛然玉粒,雙眸炯炯,秀似瓊禾。
花帽荷衣,深躬淺喏,年少偏生禮數多。
問其歲,是卯君誕降,月窟婆娑。
豈惟字識之無。便好應朝廷童子科。
算唐室校書,八齡劉晏,秦家相國,十二甘羅。
第五之名,何如第九,笑問先生喜若何。
先生笑,謂諸君醉矣,為我高歌。
今日華筵,珠簾深處,喚出苗哥。
看頭角磽磽,宛然玉粒,雙眸炯炯,秀似瓊禾。
花帽荷衣,深躬淺喏,年少偏生禮數多。
問其歲,是卯君誕降,月窟婆娑。
豈惟字識之無。便好應朝廷童子科。
算唐室校書,八齡劉晏,秦家相國,十二甘羅。
第五之名,何如第九,笑問先生喜若何。
先生笑,謂諸君醉矣,為我高歌。
今天這華麗的筵席上,在珠簾深處,主人喚出了苗哥。看他頭角突出,宛如美玉般珍貴,雙眼明亮有神,好似秀美的瓊禾。他頭戴花帽、身著荷衣,恭敬地深深鞠躬、輕聲作揖,小小年紀偏偏禮數很多。問他年齡,是兔年出生,如在月宮中般不凡。他可不只是認識簡單的字。完全可以去應朝廷的童子科考試。算起來唐代八歲就做校書郎的劉晏,秦朝十二歲就做相國的甘羅。這‘第五’的孩子,和‘第九’比怎么樣,笑著問先生感覺如何。先生笑著說,各位都醉啦,為我高歌吧。
華筵:豪華的筵席。
磽磽:突出的樣子。
玉粒:形容人珍貴美好。
瓊禾:美好的禾苗,這里形容人出眾。
喏:作揖時口中出聲致敬。
卯君誕降:指屬兔出生。
之無:指簡單的字。
童子科:古代選拔少年人才的考試。
劉晏:唐代八歲應童子科,做校書郎。
甘羅:秦朝十二歲為相國。
此詞可能是作者在參加司農舉辦的筵席時所作。當時司農喚出孩子苗哥與賓客相見,作者被孩子的聰慧有禮所打動,于是再次用《沁園春》詞牌創作此詞贈給司農。
這首詞主旨是贊賞苗哥的才華和禮數,通過與古代神童對比,突出其聰慧。特點是語言活潑、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文人的社交活動。
橋映家家柳,涇通處處蓮。海山微出地,湖水遠同天。草沒潮泥上,沙明蟹火然。應隨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二月杏花春正明,一池芳草晚初晴,天機深處悟文情。可惜自珍原敝帚,絕憐所獻盡余羹,一生辛苦為誰成。
前時送畫船,西港柳株邊。別處愁猶在,鴛鴦不肯眠。
湖光天色澹相和,今夜離筵樂更多。云作翠屏裝寶鏡,風為金斗熨青羅。尊前鸚鵡知衡在,曲里含桃柰鄭何。一水峭帆歸便得,不須低首怨驪歌。
眾人皆黠我獨癡,頭蓬面皺絲鬢垂。勇投南山刺白額,饑緣東嶺采青芝。仲雍山趾歸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筆。畫山畫水畫樓臺,萬態春云研坳出。只今年已八十馀,無復再投光范書。留得讀書眼如月,萬古清光滿太虛。
仙人掌上別金莖,霜冷十家醉月明。天外武夷君莫問,春風無限薊門情。
寶祚恭膺幸有年,為承慈訓化機旋。東朝共祝增仙算,大內親趨捧壽筵。律轉一陽熙舜旦,石將五色補堯天。母儀仰見超前古,圖史應令萬祀傳。
大風起兮云飛揚,游子歸來尋故鄉。鄉中父老認天子,會酒擊筑歌慨慷。載歌載舞未為央,留之十日未為長。暢然草木尚有感,滿眼故舊情何當。丈夫志已酬咸陽,壯心何用泣數行。四海一家何論沛,猛德何法守四方。千秋萬歲邈在后,魂兮不歸天地荒。高臺已夷煙草黃,樵童牧豎談漢王。
憶昔天子都,三載竟忘歸。謂將拾功名,所志非輕肥。翻然忽自悔,自售古所譏。歸來山中居,坐看雙輪飛。
鑿沼栽蓮半畝強,開軒敷席坐端相。從來水月真靈境,化出匡廬古道場。兔影淡籠銀橐凈,冰輪清碾玉簪香。要知影色皆為妄,本性圓明意味長。
為愛戴安道,翛然到竹軒。寒云流古堞,綠水漲名園。一陣秋過雁,三聲啼斷猿。主人何處去,不敢漫題門。
大野饒積雪,溪山同混茫。軒窗時眺望,虛?若舟航。曉霽浮玉色,夜寒流月光。山陰馀興在,吟詠不能忘。
先朝帝力竟難憑,和輯空教百越興。再度藩臣歸漢室,何時玉璽葬山陵。墓藏佩組魂無副,枕倚鐘鳴夢不能。佇看象岡坡下土,滄桑唯與暮煙凝。
西湖西畔三天竺,古木蒼藤望欲迷。遙憶道人禪榻夜,月高霜落聽猿啼。
上方云起望來迷,下界聞歌客到齊。高會我叨陪末席,捷登誰肯犯旁蹊。談依日用諸乘小,氣逼星躔萬象低。吟罷不妨歸路晚,綠楊無數鳥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