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霞莊阻雨不果來和詩寄示疊韻答之
不管重三節候來,雨師刻意阻流杯。
濕云昨日又今日,孤棹欲開仍未開。
卅里空濛遮望眼,一春黯澹負詩才。
若償舊約須新霽,定要朱櫻綠筍催。
不管重三節候來,雨師刻意阻流杯。
濕云昨日又今日,孤棹欲開仍未開。
卅里空濛遮望眼,一春黯澹負詩才。
若償舊約須新霽,定要朱櫻綠筍催。
不管三月三這個節日到來,雨神故意阻攔人們流杯雅飲。陰濕的云從昨天一直到今天都不散,孤獨的船想要出發卻還是沒出發。三十里云霧迷茫遮住了視線,整個春天都在黯淡中辜負了作詩的才華。如果要履行舊日的約定,必須等新晴的天氣,一定要那紅櫻桃和綠竹筍來催促才行。
重三節候:指上巳節,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節,魏晉以后固定為三月初三。
流杯:即流觴曲水,是古代上巳節的一種風俗,眾人圍坐在曲折的溪水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
卅里:三十里。
新霽:指雨后初晴。
朱櫻綠筍:紅色的櫻桃和綠色的竹筍,代表春天的時令物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從詩題可知是上巳節時,詩人原本計劃前往霞莊,卻因雨未能成行,友人作詩寄來,詩人便疊韻作答。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安定,人們有在節日進行雅集等活動的習慣,詩人因雨錯過活動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因雨無法赴約的遺憾與期待天晴履約的心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在節日活動中的情感交流和創作風貌。
山似牛頭峽,水如龍尾灣。
半生多罪垢,浣洗塵土顏。
仙人舊聞名,一往何年還。
岫幌煙為鎖,玉扉誰與關。
忽聞響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紀末契,焉得茅三間。
泉漏聽琴筑,風雨聞佩環。
木杪青螺髻,得非云霧鬟。
蕭辰俛仰及嚴冬,白發空云是至公。
造雪不成天本恕,喚梅未醒句無功。
可能人事無消長,只待天時有變通。
節物相關愁似醉,一庭霜葉一窗風。
大隠休夸渾俗塵,由來空谷有幽人。
只無憂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掛汗青。
我已退非金馬客,君宜上應少微星。
卜隣有意誅茅切,竹杖交頭到夢屏。
天地一指耳,笑付杯中春。
蒙頭布衾在,得失更勿論。
前時曳竹杖,步過桑麻村。
買費一千錢,十年度寒溫。
恭儉德之基,福謙有鬼神。
未能行于人,敢不施諸身。
剩喜今年琢句頻,仍聞燈火夜相親。
懸知聳壑昂霄日,不負腰金拖玉身。
攻苦詩書如白屋,加鞭辭藻正青春。
古來孟氏好兄弟,余韻未忘今轉新。
水接荊門陸控秦,臥龍陳跡久尤新。
劍關驛外青山舊,錦里祠邊碧草春。
更筑飛樓瞰瀘水,擬將遺恨問洪鈞。
南方已定雖饒富,北望中原正慘神。
林際虹霓掛晚晴,西樓無事翠煙橫。
荷花半落水風遠,桂子欲飄山月明。
黃卷久忘塵世事,白云猶動故園情。
無端最是城頭角,頻作凄涼塞上聲。
天闊風高旆纛輕,江清沙白映揚舲。
西岷峻極開文紀,南斗昭垂并使星。
已見帆頭湖水白,猶看柂尾蜀山青。
祇應直上裁天詔,楚甸風煙暫一經。
書劍一門去,由來得主盟。
峨冠雖合遝,再鼓已聾盲。
風急鸰原起,云高雁序橫。
天衢在咫尺,去去任飛鳴。
道高清識自超殊,白璧黃金視若無。
坐側擁書皆是寶,望中森木盡為奴。
朱簾畫棟皆成俗,綠水青山可與娛。
日有輕肥尋訪去,每教留戀過殘鋪。
蜀江滟新肥,送客上霄漢。別懷老易感,醉幘狂更岸。
春暄鼓氣全,風軟帆力半。青云隨步履,紫氣鬰幾案。
清明銷積陰,當陽盛熙旦。群奸付嚴科,四海歸睿斷。
君行此其時,國光炳大觀。況乃濟時須,礧砢真巨干。
舉杯酬柂尾,為賦鹿鳴亂。云從動巖穴,起我病痯痯。
溝壑未填委,胡為甘屏竄。日邊多故人,為我致此段。
不令甲第起康莊,卻向郊園草作堂。
廬阜規模臨嵽嵲,霅溪顏色俯滄浪。
參旗井鉞聊遮戶,赤舄貂冠且掛墻。
幾浄窗明無俗事,愿公時草乞言章。
晴天開澤國,江渚匝煙圍。
鷺靜蕭蕭立,梅孤默默飛。
岸荒群虎過,村迥一人歸。
愁緒如相惱,帆收徑典衣。
秋來瑤海浴嬋娟,天上人間又一年。
有酒何妨三夜看,無云尚見九分圓。
樓臺迥憶仙游眼,村落遙思禁曙煙。
斗柄銜山風露冷,歸來清絕不成眠。
別離如許每引領,邂逅幾何還著鞭。
微服過宋我何敢,大國賜秦公不然。
衰鬢雕零已子后,高名崒嵂方丁年。
即看手握天下砥,山中宰相從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