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
時序平分獨懔秋,中洲要眇蹇誰留。
石芝青折深堂寐,木葉黃疏極浦愁。
雁陣可禁攙曉角,鷗波寧許縱扁舟。
肅霜短日纏兵氣,雪涕王風萃百憂。
時序平分獨懔秋,中洲要眇蹇誰留。
石芝青折深堂寐,木葉黃疏極浦愁。
雁陣可禁攙曉角,鷗波寧許縱扁舟。
肅霜短日纏兵氣,雪涕王風萃百憂。
時序到了平分時節,我獨自對秋懷有敬畏,中洲美好,是誰讓我在此停留。采摘青色石芝后在深堂中沉睡,看到枯黃稀疏的樹葉在遙遠的水邊引發憂愁。雁陣怎能禁得住破曉的號角聲,鷗波哪里允許我放縱地劃著扁舟。秋霜和短暫的日光籠罩著戰爭的氣息,我流著淚,感慨王風衰微,心中滿是憂愁。
時序平分:指秋分時節,晝夜平分。懔(lǐn)秋:對秋懷有敬畏之情。
中洲:水中陸地。要眇(yǎo miǎo):美好的樣子。蹇(jiǎn):句首語氣詞。
石芝:一種菌類植物。
攙曉角:破曉的號角聲。
肅霜:指秋霜。
雪涕:流淚。王風:《詩經》中《王風》,這里指王朝的氣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肅霜短日纏兵氣”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詩人目睹社會的現狀,心懷憂慮,因而創作此詩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運的哀傷。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秋景的描寫來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代的心境和文學才華。
石君誰為友,雕鐫就,彩鳳效雙飛。有側帽狂生,綢繆古篆,曝書詩老,婉孌題詞。算占盡人間風雅事,天下太平時。三百年來,幾經塵劫,依然無羔,不受磷淄。流傳今何許,愿長伴詞客,苦費吟思。留得可園,拓墨玉,研裝池。任割取紫云,饒他清潤,沾濡彩筆,助爾發揮。遮莫銜將紅綬,歸向瑤墀。
柳條日以青,雪消春水煖。溯流何儃佪,又見白日晚。山光與水色,取適興不淺。開戶面大江,憑軒見孤巘。云端野燒明,天際歸舟遠。憂來覺時遙,歡去知星短。安行復飽食,使我顏色靦。進德思乾乾,匪躬懷蹇蹇。持此慰吾心,庶以善自勉。
九日潭空龍獨眠,三春雷雨建陽天。荔枝花發啼黃鳥,閩海迢遙望日邊。
高原一上快人情,指點蒼煙是鳳城。異地久淹情盡倦,家山忽見眼偏明。黃塵袞袞如前導,白塔亭亭似遠迎。一曲懷鄉誰與和,隔林幽鳥兩三聲。
青山十畝馀,茅屋數間足。高樹結浮煙,脩篁茂深綠。孤松無鄰舍,生理不拘束。開田種禾稻,間以黍與粟。中歲幸西成,青黃被溪曲。鳧鹥與鴻雁,亦各得所欲。清秋霽涼雨,澗底石如玉。野老時見過,杯酒聊與屬。但愿官長廉,吏卒莫我毒。耕稼納王租,世世還相續。
蹕道聲回覲后皇,霞旌雙引拂朱光。龜臺新按《霓裳》曲,獸鼎重然甲煎香。歌板遏云穿泱漭,酒車流水度汪洋。重輪瑞世思齊圣,傳信應須屬子長。
云海相望定渺然,已驚別夢不成圓。他年勝處煩推轂,此道滄洲好待看。
高閣崚嶒章水邊,曾從南浦系歸船。披圖忽訝身如夢,回首春風二十年。
八月雨多新水生,村南村北斷車聲。老夫不識市朝變,但與野人歌太平。
彤霞炫馀暉,日落川上明。漾舟循水岸,凝矚瞰連城。樓閣相映帶,雉堞互回縈。春樹郁蒼蒼,色與暮云平。陟徑坐孤驛,華燭熒如星。端居有馀閒,庭館凄以清。稍喜人語靜,又聞翔雁鳴。依依越鄉感,戚戚懷祿情。覽詩不成章,欲語誰與聆。
條風自東來,雪消春谷暖。荒畦碧草短,清池細泉緩。溪花明錦繡,時禽響弦筦。道人閑無事,習慣牛頭懶。過橋禪杖落,仕石袈裟袒。日暮精舍歸,燈龕白云滿。
江風吹棹送人寒,一劍橫秋秖自看。應過淮陰吊韓信,月明曾照漢家壇。
雉尾高張擁玉皇,彤庭金榜粲明光。舞階飛絮呈滕六,執衛傳臚轉阿香。珠帽簫聲雙窈窕,翠旌云影互方洋。侍臣誰近前螭立,愿紀堯年化日長。
鳳翥龍翔,煙霏霧結,教人披卷驚嗟。溯天府珍藏,伴燦爛云霞。似詩里那人身世,忽驚流落,幾委塵沙。喜千年神物,因緣屬在君家。風流故事,記當初豆蔻年華。嘆三度相逢,雙鬟枉聘,同是天涯。遮莫江州司馬,青衫淚盡濕琵琶。盡傷春傷別,漫將薄幸名夸。
幽鳥避人飛去,好風戀竹頻來。為愛僧家庭宇,莫教踏破蒼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