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尉從軍
男兒慕遠略,行役在戰場。
形影逾萬里,悠悠思故鄉。
悲風動地來,砂礫暮飄揚。
浮云一相失,欲歸道已長。
俛仰循刀環,何得不彷徨。
男兒慕遠略,行役在戰場。
形影逾萬里,悠悠思故鄉。
悲風動地來,砂礫暮飄揚。
浮云一相失,欲歸道已長。
俛仰循刀環,何得不彷徨。
男子漢向往遠大謀略,服役征戰在戰場。身影遠隔萬里,悠悠思念著故鄉。悲涼的風從地面刮起,傍晚時砂礫隨風飄揚。如同浮云一旦離散,想回家的路已漫長。低頭抬頭撫摸著刀環,怎能不心中彷徨。
遠略:遠大的謀略。
行役:因服役或公務而在外跋涉。
逾:超過。
俛仰:同“俯仰”,低頭和抬頭。刀環:刀頭上的環,“環”與“還”諧音,古人常用以表示還歸。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處于戰爭時期,男子為了國家或某種抱負奔赴戰場,遠離家鄉,此詩反映了征人的生活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征人的思鄉之情。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征人生活,豐富了邊塞題材詩歌內容。
七彩紫金柱,九華白玉梁。但歌云不去,含吐有馀香。
我愛桃源叟,桃花繞澗明。漁樵自成性,鷗鳥共忘情。世外乾坤隔,人間岐路平。漁人忽相問,醑酒話深更。
驛燈分暝色,野館滯秋陰。已倦衰年事,偏馳故國心。夜涼槐雨滴,月暗草蟲吟。歸夢不知路,千山云更深。
云沙月渚,夢里曾游處。春草夜來生,催佳句。為金門待詔,總交付,漁家住。賴詩朋酒侶,唱和新聲,譜入舞巾歌苧。扁舟曉暮,難趁秋風去。覓取故鄉鱸,和煙煮。又飛觴刻燭,且同聽、燕山雨。吾衰心未許,扶醉追歡,不減舊年情緒。
綺閣朱樓爛九衢,門開曲巷自回紆。短椽聊足此中寄,廣廈能忘天下須。玩世漫依金闥隱,懶朝真怯玉墀趨。他年倘使元文就,別覓揚雄宅一區。
微風起阿閣,朝日映窗虛。正有詞臣在,閒觀中禁書。風流追晉代,翰墨過黃初。早晚承天詔,園林非久居。
閃爍虹霓,喧囂夜唱。比鄰搖滾人家。一曲瘋狂,心情攪亂如麻。高樓也似猙獰矣。起參差、更似獠牙。倏忽間、百盞燈消,萬籟聲啞。誰人還我清幽地,許冰輪相照,寂寞曇花。快點花開,枝隨月影身斜。好教記憶重收拾,待明天、迢遞天涯。讓伊人、在水之湄,彈上琵琶。
碧沚堂前瞰水官,只應喚作玉壺看。頗聞秩秩玳筵展,莫遣匆匆銀燭殘。酒付別腸寧怕窄,詩由廣舌不憂乾。老夫孤坐三更月,欲往從之良獨難。萬頃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嶼思悠悠。黃公所隱知何地,賀監宜歸乞此洲。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舉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問不。暝色偏宜水色連,橫陳好景向尊前。是人享用無遮月,誰子裝褫不染天。細閱人生幻泡影,了知世事雀螗蟬。賞心樂事休空擲,邂逅相逢不偶然。
大地白雪似白沙,游子況復未歸家。寒云黯淡暗海曲,春風浩蕩來天涯。楚山盧橘漸舒葉,故園枇杷應著花。未得乘船出江口,枯坐旅邸如春蛙。
冉冉流光春復妍,娟娟錦萼色相鮮。不妨酒態如前度,更與花神敘隔年。舊侶同聲思正渺,新知握手興逾偏。賞心歲歲人非昨,他雨誰當續詠篇。
昔別逢條桑,今還值鳴蜩。遠游淹辰節,離思結昏朝。水宿我情懣,山棲子志超。半生懷隱止,中道困淪漂。雖積巖壑眷,恒違樵牧招。日歸未溫席,于邁復揚橈。仍將風波習,再與朋知遙。杳杳寒蓬轉,茫茫秋梧飄。感儀寧乏操,慕舄豈無謠。事系竟難解,心懸徒如搖。唯當敦久要,不為歲寒凋。
勤勞王事愧稱賢,持節東來路半千。諭俗不勞司馬檄,贈行惟有繞朝鞭。斷橋流水村邊驛,疏木平原郭外天。翹首關城知不遠,海云山色總清妍。
三年兩度過溵陽,鞍馬紅塵道路長。花月不應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朔風凜凜頻驚坐,夜雨蕭蕭偶對床。他日水南營葬地,愧無遺愛在桐鄉。
朝廷數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險難無移處。也知沒藥療饑寒,食薄何相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荒榛蔓草覆歌梁,知是當年太史堂。老樹映朱疑袖轉,遠峰浮黛學眉長。才收文叔名園記,早斷香山中令腸。俛仰新詩漸湮沒,無人思舊賦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