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先生詠 其五 趙徵君臨清
臨清殊絕人,澹泊成其志。
道在元始先,得一乃真契。
厚德豈菑人,獨行固違世。
遙遙播清芬,高風誰可繼。
臨清殊絕人,澹泊成其志。
道在元始先,得一乃真契。
厚德豈菑人,獨行固違世。
遙遙播清芬,高風誰可繼。
臨清是非常出眾的人,以淡泊成就他的志向。道存在于世界開端之前,領悟“一”才是真正契合道。深厚的品德怎會傷害人,獨自堅守行事本就與世俗相違。他的美名遠播,那高尚的風范誰能繼承呢?
殊絕:出眾,非常。
澹泊:同“淡泊”,不追求名利。
得一:道家認為“一”是道的體現,得一即領悟道。
菑(zī)人:傷害人。
獨行:獨自堅守自己的行為準則。
清芬:比喻高潔的德行、美名。
高風:高尚的品格、風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當時社會風氣較為浮躁,追名逐利之風盛行,詩人有感于趙徵君淡泊守道、獨善其身的品質,故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他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徵君的高尚品德和淡泊之志。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美好品德的推崇。
從來醒醉不關渠,肯為籬邊問所須。冷笑淵明癡望眼,只堪把菊佩茱萸。癡兒索錢要沽酒,吾豈紿兒囊已羞。乃翁作詩須汝和,覓句共登西北樓。昔人臥聽門前雪,我亦坐看籬下花。不是雨多門自掩,情知歲惡酒難賒。典裘貿布得杯觴,俗認虛名作醉鄉。溪雨山風妒酒色,疏籬冷蕊逐人忙。
中宵赤日遵黃道。枕外儀璘會鵬島。珠樹蘢蔥冬不老。朱明洞曉碧雞報。卻憶梅花清夢好。太虛無聲自今古。靈籟胡然起林莽。天地中和何可譜。夜樂池喧浴鳳舞。夔且無之況其輔。飛云如蓋須臾高。鐵橋石鼓皆周遭。笑騎麒麟行九皋。安期迎我醉酥醪。浩歌綠水揚洪濤。
雁斷家無信,兄亡弟不知。怪來頻入夢,添得苦相思。眼暗觀云處,心傷見月時。孤燈坐深夜,無語淚交頤。
夫君行不歸,日夕空凝佇。目斷九疑岑,回頭淚如雨。
駟馬盈中路,孤扉響下泉。時清空度日,夏淺早聞蟬。石罅眠鱗錦,樓叢隔岫煙。幽禽歸景夕,分翼各隨天。
文恭達節者,畏榮恒惄如。群謀徇天步,獨行竟何濡。食報遺后人,位絀永令譽。乃知癯然叟,可以托遺孤。
豈必花全吐,馨香已絕人。真蘭元一朵,不忍摘當春。
陳梁類朱陳,姻譜世相聯。興替固靡常,瓜瓞仍綿綿。君年未志學,尊翁相棄捐。是時喪亂馀,兼以饑饉連。貲業悉破蕩,骨肉俱不全。有母暨弱弟,敗屋八九椽。自知讀父書,寒饑理殘編。閉門甕牖下,積勤逾十年。圣朝盛文治,學校在所先。君以科第家,備此弟子員。先生大驚訝,府尹深愛憐。道學愈切磋,文詞益精研。洪武十七載,詔書興群賢。君行應鄉貢,經義試七篇。末場策五道,剖析如河懸。誇多置后列,有司殆不偏。君謂非取榮,茲事吾青氈。明當赴春官,瀝膽陳陛前。親交餞行邁,籩豆秩初筵。酒酣各贈言,珠玉揮青箋。上堂拜慈母,綵服何翩翩。有弟奉甘旨,離恨毋足牽。君家世顯宦,朱紫相摩肩。推官曾太父,忠厚鄉邑傳。謂君必抗宗,果若數計然。才器既匪凡,志操亦甚堅。任職無崇卑,所貴不愧天。思罔墜厥緒,夙夜尚慎旃。吾妻乃令姊,于弟友愛專。小兒為君甥,庸愚賴陶甄。余以奇蹇中,務農居園田。茍或榮高足,吾子先著鞭。相期更遠大,能不罄所宣。
平生不省出門前,今日飄零到海邊。同駕木蘭從此別,鶴歸華表是何年。
一卷楞嚴一炷香。蒲團為伴世相忘。三山碧水魂非遠,半枕清風夢引長。依曲徑,傍回廊。竹籬茅舍盡風光。空憐燕子歸來去,何事營巢日日忙。
西山屬黃岡,相錯宛如繡。倚杖立幽亭,歸鴻沒煙岫。
欲說歸期復自疑,聊憑新句報相思。明朝合共銀釭照,驚定還吟此日詩。
半百寧云壽,諸孤況尚孩。老天徒有眼,嘉木不為材。吊鶴盤云下,啼烏入夜哀。誰憐千里雁,孤影獨徘徊。
河清不可俟,川逝誰能止。朝露忌太陽,夕日愁濛汜。歌舞化塵埃,都邑生荊杞。大運厄陽九,銷毀固恒理。填海精衛勞,逐日夸父死。齊景悲牛山,晏嬰笑未已。彭殤孰短長,無生悟方始。
彩霞搖漾寶書濃,八極飛仙總會同。鰲載蓬壺來海上,天移星斗下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