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二月八日偕侍御劉朋節游月河寺聯句
天為游人特放晴,春衣初試越羅輕。滿庭怪石生云氣,隨處東風變鳥聲。官況靜依禪境定,詩脾涼沁月河清。試詢故老當年樂,得似吾儕此合并。
久坐禪亭既午晴,一塵不到谷風輕。花連曲檻饒春色,泉落長橋瀉玉聲。御史有詩賡既醉,省郎無頌獻河清。人生處處皆吾舍,賈島何須卻望并。
徙倚□林共晚晴,頓忘朝市有肥輕。壁間惟有籠紗句,云外那聞振錫聲。方丈地飄花雨亂,博山香裊篆煙清。等閑莫嘆耽游宴,千古蘭亭樂事并。
天為游人特放晴,春衣初試越羅輕。滿庭怪石生云氣,隨處東風變鳥聲。官況靜依禪境定,詩脾涼沁月河清。試詢故老當年樂,得似吾儕此合并。
久坐禪亭既午晴,一塵不到谷風輕。花連曲檻饒春色,泉落長橋瀉玉聲。御史有詩賡既醉,省郎無頌獻河清。人生處處皆吾舍,賈島何須卻望并。
徙倚□林共晚晴,頓忘朝市有肥輕。壁間惟有籠紗句,云外那聞振錫聲。方丈地飄花雨亂,博山香裊篆煙清。等閑莫嘆耽游宴,千古蘭亭樂事并。
上天為了讓游人游玩特意放晴,剛換上春天的越地絲綢衣服,感覺很輕盈。滿院的怪石仿佛生出云氣,春風所到之處鳥兒的鳴聲也有了變化。為官的心境安靜地依托著禪境而定,寫詩的興致因月河的清澈而涼爽暢快。試著詢問當地老人當年的樂事,是否能比得上我們如今的相聚。長時間坐在禪亭,到中午天氣晴朗,一點塵埃都沒有,山谷的風很輕柔。花叢連接著曲折的欄桿,增添了許多春色,泉水從長橋上落下,如同玉聲傾瀉。御史有詩賡和《既醉》,省郎卻沒有歌頌河清的篇章。人生處處都可當作自己的家,賈島何必還要遙望并州。我們在樹林邊徘徊,直到傍晚天晴,頓時忘了朝廷中的富貴之事。墻壁上只有被籠紗罩著的詩句,云外哪里能聽到僧人振錫的聲音。方丈之地飄著紛亂的花雨,博山爐中香煙裊裊,煙氣清新。不要輕易感嘆沉溺于游玩宴樂,這和千古蘭亭的樂事是一樣的。
越羅:越地所產的絲綢。
詩脾:指詩興、詩思。
賡:賡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詞。《既醉》:《詩經·大雅》中的一篇。
省郎:指在中央官署任職的郎官。河清:古時以黃河水清為祥瑞,后以“河清”比喻政治清明。
肥輕:指肥馬輕裘,代指富貴。
籠紗句:用紗籠罩的詩句,可能是珍貴或有名的詩句。
振錫:僧人手持錫杖出行,振動錫杖有聲,稱振錫。
博山:博山爐,一種香爐。篆煙:香爐中升起的煙曲折如篆文。
耽:沉溺。
蘭亭:東晉王羲之等人曾在蘭亭舉行修禊活動,留下《蘭亭集序》等佳話。
此詩創作于壬寅年二月八日,詩人與侍御劉朋節一同游覽月河寺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在游玩過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禪院的寧靜,從而與友人聯句賦詩,記錄下此次游玩的經歷和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的游玩之樂,突出了閑適、超脫的心境。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禪意濃厚,語言優美且對仗工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傾蓋相知分不同,遠憑郵置枉緘封。
題評祗益煩更品,刻畫何曾補陋容。
彩服侍行君得意,朱轓假守我勞悰。
論文未遂西齋約,早晚重親太華鋒。
仲尼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諸田。
顧彼二夫子,豈其陷狂顛。
出處固無定,不失稱圣賢。
彼亦誠自信,誰能恤多言。
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邦遠更延。
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
故家喬木盤根大,新出猗蘭奕葉鮮。
上下相承同紀載,三千年后萬千年。
江南盡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
可憐塵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
人間擾擾知何在,日暮悠悠空鬭行。
明月一欄風一枕,醉鄉猶可過浮生。
天孫何許是來時,月意愔愔露氣微。
可道星河難得過,自緣烏鵲合高飛。
秋宵已勝春宵短,今會還如古會稀。
早晚望夫能化石,盡分人世作支機。
老人凋喪悲宗黨,寒月凄涼葬舊林。
白發已知鄰里暮,傷懷難盡子孫心。
幾年贈命涵幽壤,當有銘文記德音。
千里緘詞托哀恨,鳴鳴引者涕中吟。
戢戢雖聚頭,脈脈俱俯地。
既言是姊妹,又卻相妬忌。
面痕赤未沒,盡是傷爪指。
不然睡未醒,被人沃井水。
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葉。
抽萌如止戈,解籜若脫甲。
修靜信可愛,遶行不知匝。
嗟哉凡草木,徒自費鋤鍤。
吏隠宜春郡,追惟二相賢。
節明天寶日,業茂會昌年。
友善曾何累,朋誣亦自煎。
不才非不幸,異代若差肩。
薦表同時入,天衢自此通。
弦歌新邑宰,清白舊家風。
官舍隋河北,離觴華谷東。
勖哉松栢操,咫尺是堯聰。
一世躋仁壽,君今更欲延。
山中想無事,分外得長年。
松老多經雪,云閑不到天。
區區殉名者,回首倍凄然。
古郡帶荒山,寒泉出西郭。嘈嘈幽響遠,袞袞清光活。
當年我少年,系馬弄潺湲。愛此泉旁鷺,高姿不可攀。
今逾二十載,我老泉依舊。臨流照衰顏,始覺老且瘦。
當時同游子,半作泉下塵。流水去不返,游人歲歲新。
碧蓮何歲開,我時不得見。
于今到池上,只有紅蓮綻。
紅蓮非丑惡,物以多為賤。
阿蠻雖解舞,不見真妃面。
三皇掩質皆歸土,五帝潛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軀祗見空遺冢,何處將身示后人。
唯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煉色長新。
臺門新漏一聲聞,從此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須談及葉參軍。
風雨雖昏漏不移,百年應未失毫厘。須知萬戶千門里,正得人間吉兇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