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南梁慧侃法師獨杵搗衣
嶧陽桐杵鳴,蓮岳石砧平。
待誰相應節,要自不勝情。
吹衣風稍急,吊影月微明。
會有不眠客,聽此斷腸聲。
嶧陽桐杵鳴,蓮岳石砧平。
待誰相應節,要自不勝情。
吹衣風稍急,吊影月微明。
會有不眠客,聽此斷腸聲。
嶧山之南的桐木搗衣杵敲擊作響,蓮花山的石砧平整。等待著誰來和著節奏,自己實在是難以承受這離情。吹拂衣服的風漸漸急了,照著影子的月光微微明亮。定會有難以入眠的人,聽著這令人斷腸的搗衣聲。
嶧陽:嶧山之南,嶧山在今山東鄒城東南,傳說此地產美桐。
蓮岳:蓮花山,泛指山。
要自:猶言總是,終究。
古代搗衣往往與思婦懷人相關。此詩模擬梁代慧侃法師之作,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大量因戰亂、遠行等導致的離別,詩人借此表達離人之間的相思之苦。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情別緒。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營造的意境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這類搗衣題材的詩歌豐富了古代詩歌的情感表達和意象體系。
形骸土木佛燈前,黃閣情深有夢牽。喘似吳牛初見月,瘦如遼鶴不沖天。詩題半作逃禪偈,酒價都為買藥錢。知己未酬徒骨立,一生孤負佩龍泉。
群憂初破大同言,一辨鵝湖累百千。人心自是閒分別,宇宙何人不共天。
師于熱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鐵衣裳。山回象郡風煙黑,身倚蠻方日月黃。今夕短戈聊當錫,蓮花猶在舌端香。
逐逐紅塵里,驅馳尚未休。平生席不煖,辛苦為誰求。對影時相問,沉吟自莫酬。君今歸去好,何以代予籌。
露漬幽痕,寒銷薄暈,幾日韶妍供醉。客久天涯,伴春還何意。向流水。堪恨孤香破萼侵曉,萬點晶瑩疑淚。素抱依然,想山中風味。自年來、久絕芳菲思。是何緣、乍見猶相媚。怪底永夜秾情,總教人長記。最無端、哀角兵塵里。空凄斷、喚得和衣起。向野崖、獨倚蒼茫,對一枝愁睇。
登臺兼賞雨,且送遠行人。此日尊前醉,殊方別后春。紅云天北極,青野海西濱。高處君明眼,臨分懶重陳。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桂棹兮蘭枻,斲冰兮積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鼌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世上少知音,與君初握手。文章宦達我難兼,滿耳蛙鳴亦何有。九漈壺山類毓奇,見君頗恨識君遲。囊中白雪堪誰和,聽爾復賦陽春時。
聞說寒梅盡,尋芳去已遲。冷香無宿蕊,秾艷有繁枝。正復非同調,何妨續舊詩。廣平偏嫵媚,鐵石誤心期。風雪催殘臘,南枝一夜空。誰知荒草里,卻有暗香同。質瑩輕黃外,芳滕淺絳中。不遭岑寂侶,何以媚孤叢。
高秋別中宿,二月下陽春。未盡登臨興,終為寂莫人。虛名難隱世,文字苦隨身。獨立千峰外,長歌懷道真。
鳥語山更靜,松聲風自寒。不嫌云氣濕,來此憑欄干。
我愛韓亭好,文公像逼真。音容雖已往,英概恍如新。
亦有入城路,門前秋草長。荷鋤書在手,負鍤醉為鄉。霜渡溪流澀,廚煙樹葉香。為貧從儉約,猶欠半年糧。
鏡水及苧蘿,相望不盈尺。郎家浣花橋,妾家浣紗石。
秋風怨別在京華,楚澤前期萬里賒。落木遙臨洞庭水,深山時有晉人家。烽煙絡繹猶傳檄,井邑蕭條可種花。撫字故應煩令尹,不同王粲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