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浮圖 初避人
春游去。蟬衫似水。鴉鬢如云,十三年紀。犢車輕、偏向繁華處。
梔子簾前,目炫銅街花雨。爭奈繡鞭偷覷。回看阿姊,竊竊多私語。
招儂住。微那小步。斜掩輕紈,莫把紅潮露。
深深禱向青溪廟,抽得簽文,難與游郎訴。
才信云母屏前,牢護花鈴,不放春風度。
春游去。蟬衫似水。鴉鬢如云,十三年紀。犢車輕、偏向繁華處。
梔子簾前,目炫銅街花雨。爭奈繡鞭偷覷。回看阿姊,竊竊多私語。
招儂住。微那小步。斜掩輕紈,莫把紅潮露。
深深禱向青溪廟,抽得簽文,難與游郎訴。
才信云母屏前,牢護花鈴,不放春風度。
去春游啦。她穿著薄如蟬翼的衣衫,烏黑的鬢發如同云朵般美麗,年僅十三歲。她坐著小牛車,輕快地駛向繁華之地。在掛著梔子簾子的門前,她被銅街繽紛如雨點般的繁花迷了眼。怎奈她偷偷看著那持繡鞭的少年,回頭和姐姐悄悄說著話。姐姐招呼她留下。她邁著小碎步,輕掩紈扇,不讓臉上的羞紅顯露。她在青溪廟中虔誠祈禱,抽到簽文,卻難以向那游郎訴說心意。這才相信,就像云母屏前牢牢護著花鈴,不讓春風吹入一樣,少女的心意被小心守護著。
蟬衫:薄如蟬翼的衣衫。
鴉鬢:烏黑的鬢發。
犢車:小牛拉的車。
銅街:繁華的街道。
爭奈:怎奈。
儂:我。
微那:微微地。
輕紈:輕薄的紈扇。
紅潮:因害羞而泛起的紅暈。
青溪廟:祭祀神靈的廟宇。
云母屏:用云母裝飾的屏風。
花鈴:保護花朵的鈴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社會相對安定、人們有閑情進行春游等活動的時期。詞人或許是看到了春日里少女懷春的場景,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少女的青春萌動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對少女心理和神態的刻畫入微。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以其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古代少女的情感世界,豐富了詞的表現內容。
西風吹信趣征鞍。日高鴻雁寒。稻粱啄盡不留殘。儂歸阿那邊。無倚著,只蒼天。將心何處安。長教子駿滿人間。猶令儂意寬。
吾宗雅語世所聞,何可一日無此君。汝今卜居但種竹,凡卉不敢驕相群。籜龍個個迸春雨,尾鳳枝枝干碧云。晨呼阿段汲溪潤,洗出瀟湘雙淚文。慎莫學辟疆驅大令,又莫學張廌逃右軍。扁舟但過醫俗士,把臂相將醉夕曛。
妖媚園中花,豈不當春榮。孤高陵上柏,嚴霜厲堅貞。匠氏來相求,藻繪升棟楹。固知君子人,特立以成名。
秋風來大地,萬里成丘墟。床頭何所有,惟有一卷書。曳縱朗長誦,環堵樂有馀。自笑飯顆山,少陵真腐儒。
三水縈回一草堂,萬竿脩竹戛琳瑯。黑甜窗下無人問,可信神游到燧皇。
明窗槃礴萬物表,寫出人間真乘黃。邂逅今身猶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的發當何日,孤蹤寄遠城。念歸良獨苦,聞別不勝情。野渡留江艇,風煙款客程。知君懷繾綣,須我一杯傾。
饒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入身。何似更兼修大藥,頓超無漏作真人。投胎奪舍及移居,舊住名為四果徒。若解降龍并伏虎,真金起屋幾時枯。鑒形閉氣思神法,初出艱難后坦途。倏忽雖能游萬國,奈何棄舊卻移居。釋氏教人修極樂,亦緣極樂是金方。大都色相惟茲實,馀二非真謾度量。俗語常言合圣道,宜向其中細尋討。能將日用顛倒求,天地塵沙盡成寶。
疇昔相聞已有情,朅來一見各心驚。笑言千里不自意,霜露滿衣猶欲行。江口雁飛逢歲暮,渡頭人去趁潮平。看君到處多迎送,定向王生叩《論衡》。
猗猗云間竹,直干參天長。卑枝集繁露,勁節飽嚴霜。頻年不結實,彩鳳徒翱翔。一遇伶倫顧,用之中笙簧。持以獻清廟,淳音協宮商。
長安俠少年,生來氣如虎。動即散千金,不曾輕一顧。每恨生末俗,古人不我遇。遨游燕趙中,獨攜寸心去。大兒孔文舉,少兒楊德祖。得意一言間,七尺為君許。長嫌禮法士,局促難與語。岸然向世人,生乃與君伍。
故人江左別,風雨十年多。蒿里空垂淚,蓬門且放歌。張燈如寤寐,把酒慰蹉跎。托宿僧僚近,往來步屧過。
溪上寒梅應已開,故人不寄一枝來。天涯豈是無芳物,為爾無心向酒杯。
化雨初沾萬物滋,人間秋暑正炎時。微官伎倆知無取,半百行藏每自疑。兩浙斯文端有托,西川夫子到何遲。試看光霽難言處,桃李枝頭綠漸肥。
絳帳真無分,溫言或見推。時平業儒賤,官冷固窮宜。天意遂如此,吾儕寧可為。白門春正好,更寄詠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