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偶書
殘雪棲庭樹,
今年春物遲。
斜行臨草貼,
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讖,
投囊閏歲詩。
維摩散花地,
誰道無立錐。
殘雪棲庭樹,
今年春物遲。
斜行臨草貼,
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讖,
投囊閏歲詩。
維摩散花地,
誰道無立錐。
殘余的雪仍停留在庭院的樹上,今年春天的景物來得格外遲緩。我斜著行款臨摹草書字帖,手持方竹與薛草編織的竹杖。避世隱居的預兆在南方顯現(xiàn),整理著閏歲時寫下的詩稿投入囊中。這如同維摩詰散花的清凈之地,誰說這里沒有容身之處?
棲:停留,此處形容殘雪依附樹枝的狀態(tài)。
春物:春天的景物,如花草萌發(fā)、氣候轉暖等。
斜行:指書寫時行款傾斜,非工整正書。
臨草貼:臨摹草書字帖。
方竹:竹的一種,莖呈方形,多見于南方。
薛筇枝:薛(一種草本植物)與筇竹(竹的一種)所制的手杖。
避世南垂讖(chèn):避世隱居的預兆在南方顯現(xiàn)。讖,預言、預兆。
投囊:將詩稿收納入囊,指整理詩作。
閏歲詩:閏歲(農歷有閏月的年份)所作的詩。
維摩散花地:化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示疾,天女散花的典故,代指清凈修行或文人雅集之地。
無立錐:原指沒有一點立足之地,此處反其意,強調精神世界的充實。
此詩當為詩人晚年或隱居期間所作。時值殘雪未消、春寒料峭之際,詩人于日常閑適中感懷,通過雪后景象與生活瑣事,傳遞出對隱居狀態(tài)的認同與精神自足的心境。
全詩以‘雪后’為背景,從自然景象寫到生活細節(jié),再以典故收束,層次清晰。主旨在于借清寒之景與閑適之事,表達雖處僻世卻精神充實的人生態(tài)度,體現(xiàn)了文人對內在境界的追求。
歸時上巳去春深,悵別前山日又沉。黑土久增凋弊嘆,青油空負治安心。棋當斗劫須留譜,琴到更張始辨音。自古神仙多吏隱,丹砂勾漏不忍尋。
方怪伻來得起居,訃音新到重愁予。銘旌長路晨風里,燈火空衙暮雨馀。視篆獨憐三日淺,讀書真恨一生虛。早春山館觴君地,再誦離歌淚滿裾。
遙望叢林一塔孤,蹇騎日轉古城隅。夜來一雨添新漲,瀲滟灘頭漸欲無。
三年寄百書,幾書到我屋。昨夜夢中歸,及見老妻哭。
君家多洞壑,瀑水復淙淙。更欲黃山上,移來石筍矼。藤蘿牽上客,苔蘚入幽窗。況有詩篇好,風流映大江。
一嶺鉆天到此平,夜眠聽得誦書聲。莫言此地名千石,萬石它年或可名。
落木寒云知幾重,枇杷花下鹿麋蹤。家貧伏臘猶無計,山靜朝昏惟有鐘。雨雪短衣凋薜荔,風塵長劍暗芙蓉。悠然抱膝歌《梁甫》,伊呂之間是臥龍。
井里誅求急,俱緣餉荷戈。昆明池水闊,赤壁夜帆多。分隊為魚鳥,揚威雜鸛鵝。將軍同下瀨,誰不負鐃歌。
巡青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冊。惟魯濱之一叟。信銜道而探寂。世艱險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講業(yè)兮齊衛(wèi)。論精兮汴泗。子之說兮義已秘。成賈鄭之雄理。可黃何之壯思。惜古人之取才。瞰青云而靖意。意恬悵兮有端。才嶒峻兮可觀。憲媯禹而折法。襲仁誼而求安。不嬿婉于戚施。寧踸踔于馬蘭。俾后生之庶士。鑒明德之音翰。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石紅青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日下兮□□。月出兮銅峰。竹色兮拂戶。水氣兮繞窗。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老。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沈道。書吳伯于衣袖。鏤顏子于心抱。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與上靈。非積學之所紹。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才送登臺嶺,蟾蜍五晦明。江云沉雁影,湖雨咽鐘聲。見豈觀河變,狂因照鏡生。倘憐窮露子,早望印心盟。
武溪險瞿塘,不少滟滪堆。中流列劍戟,濤舂奮如雷。舟行石鏬中,豈不亦危哉。江漢舟方顛,正叔坐正危。存心即誠敬,達去亦虛猜。
兩度篷窗雨,清溪與浩溪。魂搖秋早晏,身逐嶺東西。雁叫江楓變,蟬鳴隴秫齊。無人知客況,愁坐獨棲棲。
今日新雨霽,山光凈如沐。晚香浮水花,秋聲在庭竹。高堂張綺席,談笑皆雍穆。興酣雜觥籌,詩成粲珠玉。清時多遺才,白駒在空谷。今者不為樂,逝者良不復。嗚嗚咽洞簫,裊裊度清曲。更待月明生,金尊照醽醁。
單車曾識漢循良,歸去仙闈攬舜裳。關外霜威傳繡斧,殿前風采冠神羊。行逢暮雨崤函遠,望入黃云隴坂長。萬里玉門無斥堠,詞人何用羨長楊。
風風雨雨送芳菲,濛濛溪渚柳絮飛。春愁撩亂思一飲,門外酴醾綠已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