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觀中值雨
杰閣凌虛寶扇開,槐陰松影滿樓臺。
一聲龍笛西風起,四面煙云暮雨來。
隱隱雷聲走碧空,云收雨霽見長虹。
丹臺紫府開仙境,盡在殘陽返照中。
上方殿宇倚崔嵬,簾捲秋云列岫開。
萬木低垂新雨后,一天空翠入窗來。
斷云拖雨度高空,丹吐霞光劍吐虹。
風定波平天宇凈,分明新月在池中。
杰閣凌虛寶扇開,槐陰松影滿樓臺。
一聲龍笛西風起,四面煙云暮雨來。
隱隱雷聲走碧空,云收雨霽見長虹。
丹臺紫府開仙境,盡在殘陽返照中。
上方殿宇倚崔嵬,簾捲秋云列岫開。
萬木低垂新雨后,一天空翠入窗來。
斷云拖雨度高空,丹吐霞光劍吐虹。
風定波平天宇凈,分明新月在池中。
高大的樓閣凌駕虛空如寶扇展開,槐樹綠蔭與松樹光影鋪滿樓臺。一聲龍笛響起西風拂面,四面煙云隨暮雨飄來。隱隱雷聲掠過碧空,雨過云散出現彩虹。丹臺紫府般的仙境展露,全在殘陽的映照之中。上方殿宇倚著高峻山巖,卷起簾幕秋云下群峰盡現。萬木在新雨后低垂,滿空翠色映入窗來。斷云拖著雨絲掠過高空,霞光如丹虹色如劍。風停波靜天空澄凈,池中分明映著新月。
杰閣:高大的樓閣。凌虛:凌駕于虛空之上。
寶扇開:形容樓閣展開的形態如寶扇。
龍笛:笛的美稱,此處指吹奏聲。
雨霽(jì):雨過天晴。
丹臺紫府:傳說中仙人的居所,此處借指觀中勝景。
崔嵬(cuī wéi):山勢高峻的樣子。
列岫(xiù):群峰。岫,山峰。
空翠:空明的翠色,指雨后山林的青綠色。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暫無確切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游覽道觀(“觀中”)時遇雨,因見自然景色與殿宇建筑交融之妙,有感而作。
全詩以“游觀值雨”為線索,按雨前、雨中、雨后順序,描繪觀中殿閣與自然景觀的互動,既展現雨景的動態變化,又突出人文建筑與自然的和諧,語言凝練,意境優美,是一首描繪游覽遇雨景致的佳作。
七曲彎彎翠櫟林,風吹萬葉自清音。行人已在長松杪,回首原田似井深。
依依親隴畝,寂寂無鄰里。不聞雞犬音,日見和風起。賴君遺掞藻,憂來散能弭。
江湖曾是飲清波,筆染霜華秋最多。夢里誦君新句子,覺來無奈月明何。
失笑王三,元當幼小,典了身體。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尋歸計。獨擔辛苦,為誰歡樂,決要撿抽文契。這工錢、不曾取過,從前并無綰系。銳然走出,沒人拘管,欣許深要固蒂。水畔云邊,風前月下,占得真嘉致。惺惺了了,玲瓏清爽,復人爛銀霞際。一團兒、紅囗炎炎,就中妙細。
淮海重聞斧鉞臨,一時黎庶盡傾心。雷霆聲播天威遠,霖雨恩添帝澤深。暗室有蠅污白璧,明廷無象鑄黃金。風塵未息英雄死,坐對江山慨古今。
雞雛不離母,離母聲不休。如何宦途人,歲歲天邊游。
丹房占翠微,靜極悟玄機。玉液喉間咽,金精肘后飛。禮經隨眾慣,揮麈見人稀。豈是無家客,三年不一歸。
二妙蘭臺,自來袁沈齊名久。半山高秀。奧折宗黃九。貝葉云簽,妙挹浮丘袖。樊山叟。富夸萬首。并舉終非偶。
偶向凌歊臺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臺下草,不解憶王孫。
西疇一夕夢南柯,長嘆浮生若逝波。龐老定歸耆舊傳,漢庭誰入孝廉科。薦新有子悲鮮稻,擊壤何人續舊歌。聞說富溪埋玉處,才栽松樹已婆娑。
未信昌黎能送窮,但看登極是稯稯。六韜、金版知何用,不及鄉鄰賣菜翁。
琴中流水瀾翻落,畫里秋山雜沓開。更欲移床傍修竹,臥看饑鶴啄莓苔。
骯臟無聊獨倚門,誰憐跨下有王孫。揚鑣特辱過黃憲,載酒端來醉子云。寫景錦囊同摘句,搖風玉麈細論文。共欣賤子當生日,戲祝遐齡倒一樽。
玉署清銜直似冰,文章南斗價逾增。古槐脩竹清陰里,散帙談詩記我曾。
長吟抱膝更欷歔,較著前時迥不如。世事看來巢幕燕,人生勘破上竿魚。投非所好緣工瑟,見匪相知懶曳裾。造物豈應私困我,還須水到自成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