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僧隆古 其二
萬山深處斷人煙,
溪水潺潺接澗泉。
白發老僧陵上住,
晉朝松在屋頭邊。
萬山深處斷人煙,
溪水潺潺接澗泉。
白發老僧陵上住,
晉朝松在屋頭邊。
在群山深處,人煙斷絕;溪水潺潺流動,連接著山澗的泉水。白發的老僧人住在山陵之上,屋旁生長著晉朝時期的古松。
斷人煙:沒有住戶,形容人跡罕至。
潺潺:形容溪水流動的聲音。
陵:山陵,土山。
晉朝松:晉朝時期生長的松樹,極言其樹齡古老。
此詩應為詩人探訪深山僧人居所時所作。詩中“晉朝松”暗示環境古遠,結合“贈僧”主題,推測詩人與僧人隆古相交,見其居處清幽,故寫詩贈之,以表欽慕。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深山僧居環境,通過古松、溪水等意象烘托老僧清修之境,語言質樸而意境悠遠,展現了詩人對禪居生活的贊美與向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贈僧小詩。
何遜空階夜雨平,
朝來交直雨新晴。
落花亂上花磚上,
不忍和苔蹋紫英。
半煙半雨江橋畔,
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
千絲萬絮惹春風。
平蕪漠漠失樓臺,
昔日游人亂后來。
寥落墻匡春欲暮,
燒殘官樹有花開。
移舟水濺差差綠,
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溪人不折,
雨中留得蓋鴛鴦。
水天春暗暮寒濃,
船閉篷窗細雨中。
聞道漁家酒初熟,
晚來翻喜打頭風。
閑立春塘煙淡淡,
靜眠寒葦雨颼颼。
漁翁歸后汀沙晚,
飛下灘頭更自由。
年來還未上丹梯,且著漁蓑謝故溪。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
未嘗青杏出長安,豪士應疑怕牡丹。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殘。
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聲。
繚繞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煙齋后散,春雨夜中平。
染岸蒼苔古,翹沙白鳥明。
澄分僧影瘦,光徹客心清。
帶梵侵云響,和鐘擊石鳴。
淡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輕。
此景吟難盡,憑君畫入京。
退居瀟灑寄禪關,高掛朝簪凈室間。
孤島雖留雙鶴歇,
仙署金閨虛位久,夜清應夢近天顏。
江天梅雨濕江蘺,到處煙香是此時。
苦竹嶺無歸去日,唯有佳人憶南國,殷勤為爾唱愁詞。
無著復無求,平生不解愁。
鬻蔬貧潔凈,中酒病風流。
旨趣陶山相,詩篇沈隱侯。
小齋江色里,籬柱系漁舟。
舉世何人肯自知,須逢精鑒定妍媸。
若教嫫母臨明鏡,也道不勞紅粉施。
雖近曲江居古寺,
舊山終憶九華峰。
春來老病厭迎送,
剪卻牡丹栽野松。
淚濕孤鸞曉鏡昏,
近來方解惜青春。
杏花楊柳年年好,
不忍回看舊寫真。
野格由來倦小池,
驚飛卻下碧江涯。
月昏風急何處宿,
秋岸蕭蕭黃葦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