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海宗二侍者 其二
蘭之得蓀,其道必存。
扶吾病起,古風入門。
二兮一兮,且論勿論。
蘭之得蓀,其道必存。
扶吾病起,古風入門。
二兮一兮,且論勿論。
蘭花能生長出蓀芽,其生長之道必然留存。扶持我從病中起身,古風雅韻由此入門。兩位侍者雖分兩人卻同心同德,且不必多論其中的是非長短。
蓀(sūn):蘭草的幼苗,此處喻指新生的美好事物。
道:指事物的根本規(guī)律或內(nèi)在精神。
古風:指古代質(zhì)樸純厚的風尚或品德。
二兮一兮:兩位侍者雖為兩人,卻心意相通、同心同德。
且論勿論:暫且不論,無需多言。
此詩或為作者病中受海宗兩位侍者照料,病愈后為酬謝二人所作。詩中'扶吾病起'直接點明侍者的關懷,'古風入門'則反映作者對侍者質(zhì)樸品德的贊賞,暗含對當時社會仍存古風的欣慰。
全詩以蘭蓀起興,借侍者扶病之事,贊美古風美德的延續(xù)。語言簡練而情感真摯,通過自然意象與生活場景的結(jié)合,體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美德的推崇,是一首短小卻意蘊深刻的酬謝之作。
富貴求焉得,耘耔樂有期。
歸與無不可,行矣欲何之?
獨酌向庭菊,孤懷寄賦詩。
息交聊自遠,疇復是心知。
輪囷香事已,
郁郁著書畫。
誰能入吾室,
脫汝世俗械。
云散青天掛玉鉤,
石城艇子近新秋。
風鬟霧鬢歸來晚,
忘卻荷花記得愁。
誰移梁苑籜龍姿,
十頃煙霞帶碧漪。
撫景漫裁司馬賦,
檀欒猶獲紫端池。
誰使腰間印欲懸,不知面上唾才乾。
先生敢以督郵去,坐客莫將官長看。
祖席又成攜手別,離杯何苦上眉酸。
且休凋落高陽社,來往雙鳧也不難。
秋深鶗鴂不曾啼,
委地黃花半作泥。
商略重陽攜酒去,
還應買棹出城西。
明月空枝憶素琴,悄飛孤夢上遙岑。廣平去后江春老,冰雪何人見古心。
煙潭瀉月水鱗鱗,江驛迢遙弄早春。正恐倚樓一聲笛,天涯愁絕詠花人。
城市看春總未真,縱無車馬亦紅塵。醉翁獨有閑風味,管領東園樹底春。
未從花下醉清曛,忽憶東風動茜裙。已按公詩知節(jié)候,來年相訪在春分。
風不鳴條海不驚,千官拜表雪初晴。人人共說逢壬子,預喜豐年應太平。
三日東風淑氣生,謳歌簫鼓滿都城。亦知客里春盤好,還憶西江七寶羹。
觸手逢人怒,低頭與俗同。
一慚那可忍,百巧固應窮。
酒有兼旬綠,花無百日紅。
悲歡真破甑,墮地并成空。
尚書昔日駐旌旄,烽火危疆保障勞。
已見降王歸斧鉞,徒聞戰(zhàn)鬼逐弓刀。
山圍四野寒云沒,水拍孤城夜雨高。
回首可憐離亂處,至今閶井半蓬蒿。
春色茫茫何處尋,洛陽臺榭錦成林。
三千紫蓋東風盡,一片蒼苔夜雨深。
欲采幽香傳密意,難裁云錦寄春心。
憑闌睇望無消息,回首池塘盡綠陰。
深山深處破茅堂,
大袖長衫半道裝。
八九村童圍一席,
孝經(jīng)教到庶人章。
攪醉妨眠挾雨聲,
碧叢宜看不宜聽。
而今一任蕭蕭滴,
華發(fā)鰥翁徹夜醒。
晝食鳥窺臺,
宴坐日過砌。
俗氛無因來,
煙霏作輿衛(wèi)。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