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其五 平遠堂雨中送春
山上云為雨,山下雨為煙。不分煙與云處、只聽雨潺湲。舊雨送春歸去,今雨倩人留住,去住總堪憐。春入遠天外,人立晚風前。
試煎茶,宜折柳,共題箋。干戈未定、藥酒今夕惜流年。為問千人石上,妙舞嬌歌何處,空谷一詩筵。日暮下山去,騎馬似乘船。
山上云為雨,山下雨為煙。不分煙與云處、只聽雨潺湲。舊雨送春歸去,今雨倩人留住,去住總堪憐。春入遠天外,人立晚風前。
試煎茶,宜折柳,共題箋。干戈未定、藥酒今夕惜流年。為問千人石上,妙舞嬌歌何處,空谷一詩筵。日暮下山去,騎馬似乘船。
山頂的云化作了雨,山下的雨又變成了煙。在煙與云交融難分的地方,只聽見雨水潺潺流淌。老朋友送別春天歸去,新朋友請人挽留春天,無論去留都令人憐惜。春天已飄向遠方的天際,人獨自站在晚風中。試著煎茶品茗,適合折柳送別,一同題詩留念。戰亂尚未平息,今夜飲著藥酒,痛惜流逝的歲月。試問那千人石上,曾經的美妙歌舞如今在何處?只剩這空谷中的一場詩宴。天色已晚下山去,騎馬搖晃如同乘舟。
舊雨:指老朋友,典出杜甫《秋述》'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
今雨:指新朋友,與'舊雨'相對。
干戈:古代兵器,代指戰爭。
千人石:蘇州虎丘山景點,傳為吳王闔閭葬后千人治墓處。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
題箋:題詩于箋紙。
此詞或作于宋末戰亂時期,作者于蘇州平遠堂與友人雨中送春,面對'干戈未定'的動蕩時局,借送春之景抒發對時光流逝與世事變遷的感慨。
全詞以雨中送春為線索,上闋繪雨景、寫去留之憐,下闋轉宴飲、嘆戰亂流年,情景交融,含蓄地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與惜時之情,語言凝練而富有畫面感。
蒼芷溪煙晻靄山,翛然城角起天端。
癖嗜我何甚,瘦吟君獨能。并時一寒尉,別派九枯僧。下馬人三拜,穿云路幾層。荒原冥漠客,誰與爾傳鐙。
海上多靈峰,茲丘亦其亞。林嶺互出沒,溟色涵變化。絕頂豈不峻,飛鳥已在下。緬思干將鑄,嘆息夫差霸。東望范蠡湖,瀰瀰向云瀉。古人何雄哉,揮淚想逸駕。來者有同心,深期勿相訝。
久旱聞雨聲,行人亦色喜。豈不惡泥濘,麥苗將槁死。額手視向天,為我遍千里。但得天心回,我意正如此。徘徊眺南云,蒙蒙收未起。前途雨深淺,急認來人履。
鸚哥尚喚琵琶。晚風斜。記得年前,同坐碧窗紗。簫巳斷。人不見。向誰嗟。欄外那堪,茉莉又開花。
散步出郊坰,晴光遍野汀。柳連堤草綠,山逼海天青。日落漁歌起,潮生水氣腥。欲沽江岸酒,蠻語不堪聽。
茫茫煙水繞重城,遠札驚開久愴情。乍認手書疑隔世,細思交誼憶平生。歸來共慶風聞誤,喜極翻教老淚橫。更待相逢一尊酒,未須料理舊時名。裙屐翩翩集白門,青春意氣共誰論。三年海岱無消息,千里楓林入夢魂。舊業未妨吾輩老,故交驚數幾人存。結鄰終負他年約,白首離居湖上村。
十萬人家溪兩岸,綠楊煙鎖濟川橋。
寒風吹林木,蕭蕭不忍聽。昔年親與友,今日半凋零。我憶陳無已,壯歲能窮經。據案探墳典,永晝長掩扃。秋風欣折桂,鵬方奮南溟。詎期壽不永,赍志歸幽冥。憶我初定婚,其時始十齡。岳翁黃叔度,一面眼垂青。相隨侍京邸,訓誨時親聆。賢梓更愛我,感之常鐫銘。泰山忽然頹,慟哭思儀型。別來曾幾時,音訊方欣聆。豈料溘然逝,身后遺伶仃。復憶高達夫,玉樹立亭亭。訓我以正語,如鐘警夢醒。一朝相永訣,延壽無參苓。祗今頑鈍時,誰復為磨硎。古人去已遠,知己如晨星。夜深思顏色,悲風吹素屏。魂兮不可招,懷舊心愴惻。涕泗流泠泠,楓林青復青。
尋梅不惜上南坡,傍險沖泥奈老何。寂寞僧窗禪榻畔,好枝還解送人么。臘前臘后無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知有家山難覓路,敢煩健步送春來。
潏潏藥泉來石竇,霏霏茶靄出林梢。
驅馬齊西鄙,縱觀聊攝城。城中有暮燐,云是燕將靈。念既與燕隙,終不就齊廷。風為增慨嘆,日為照幽誠。一矢激兩端,三軍帥自傾。誰能出此策,高士魯先生。
桃源渺何處,夢短到家難。不辦一邱費,猶為九品官。鶴嫌新俸薄,鷗訝舊盟寒。附翼攀鱗事,書生不敢干。
自憐野客都無著。
蒼天何意墜斯文,來向淇東哭隱君。麗澤友朋誰講習,鹿門妻子自耕耘。夢中彩筆投寒月,屋外青山慘白云。白發舊交重悵望,荒原衰草記新墳。玉芝一夕悴奇芬,悲動儒林遠近聞。委畚老妻收舊褐,過庭嗣子集遺文。東崖花木詩無句,北海樽罍酒不醺。楚些招魂歌未徹,渡頭驚起白鷗群。伾山英氣降鴻儒,一病光陰隙過駒。醫俗主人辭勁竹,吊亡高士致生芻。牙簽架上遺經史,寶墨床頭卷畫圖。莫怪挽詩多慘切,白楊風雨夜臺孤。細數交游四十春,期君壽域作天民。白云不護窗前石,黃壤先埋席上珍。五尺丹旌書處士,一編藻句記詩人。傷心未及靈輀送,重對青山淚濕巾。詩酒方將樂莫年,誰知含笑掩重泉。異端惑世遺言拒,正道忘身愛子傳。砌下翠干新剝竹,池中香斷舊栽蓮。平生清致無由覿,漫看東崖起斷煙。浮生六十四年春,酒圣詩豪到處聞。千里騰驤空冀北,一家清白傍淇濱。簞瓢巷有高軒客,詩禮門無雜吊賓。想見九原清節在,再歌哀挽薦溪蘋。弱冠登臨賦遠游,壯年談笑揖公侯。水邊花竹黃茅舍,天上文章白玉樓。三載書帷留董子,一朝布被蓋黔婁。嗟君去后淇河上,更為誰乘雪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