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雅覺歸東海
山川心地內,一念即千重。
老別關中寺,禪歸海外峰。
鳥行來有路,帆影去無蹤。
幾夜波濤息,先聞本國鐘。
山川心地內,一念即千重。
老別關中寺,禪歸海外峰。
鳥行來有路,帆影去無蹤。
幾夜波濤息,先聞本國鐘。
山川都在人的心境之內,一個念頭就能跨越千重山水。年老時告別關中的寺廟,參禪而歸向海外的山峰。鳥兒飛行有它來時的路,船帆的影子遠去就沒了蹤跡。過了幾夜波濤平息,最先聽到的是本國寺廟的鐘聲。
一念:一個念頭。
關中寺:指詩人所在的位于關中地區的寺廟。
禪歸:指僧人回歸修行之地。
鳥行:鳥兒飛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佛教交流頻繁,僧人往來于不同地區。詩人送別僧雅覺歸東海,或許在送別過程中,有感于僧人的修行和歸鄉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僧人歸鄉,突出特點是禪意濃厚,將心境與行程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中融入禪理的創作風格。
國亂時危道不行,
忠賢諫死勝謀生。
一沉冤骨千年后,
壟水雖平恨未平。
不肯迂回入醉鄉,
乍吞忠梗沒滄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
了了猶疑恨楚王。
失卻青絲素發生,
合歡羅帶意全輕。
古今人事皆如此,
不獨文君與馬卿。
花貌年年溺水濱,
俗傳河伯娶生人。
自從明宰投巫后,
直至如今鬼不神。
鼓聲連日燭連宵,貪向春風舞細腰。
爭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橈。
西秦北趙各稱高,
池上張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親擊缶,
相如有劍可吹毛。
莫言白雪少人聽,高調都難稱俗情。
不是楚詞詢宋玉,巴歌猶掩繞梁聲。
仙夢香魂不久留,
滿川云雨滿宮愁。
直須待得荊王死,
始向瑤臺一處游。
銅雀臺成玉座空,
短歌長袖盡悲風。
不知仙駕歸何處,
徒遣顰眉望漢宮。
三尺晶熒射斗牛,
豈隨凡手報冤讎。
延平一旦為龍處,
看取風云布九州。
禮士招賢萬古名,
高臺依舊對燕城。
如今寂寞無人上,
春去秋來草自生。
漢朝卿相盡風云,
司馬題橋眾又聞。
何事不如楊得意,
解搜賢哲薦明君。
隋皇意欲泛龍舟,
千里昆侖水別流。
還待春風錦帆暖,
柳陰相送到迷樓。
玉輦曾經陷楚營,
漢皇心怯擬休兵。
當時不得將軍力,
日月須分一半明。
金距花冠傍舍棲,
清晨相叫一聲齊。
開關自有馮生計,
不必天明待汝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