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近山中即事三首 其三
世亂王孫泣路隅,時平野老醉相扶。
種榿正可三年大,愛竹何曾一日無。
細路迢迢上云雨,輕舟渺渺入菰蒲。
暮歸剩欲談幽勝,安得丹青為作圖。
世亂王孫泣路隅,時平野老醉相扶。
種榿正可三年大,愛竹何曾一日無。
細路迢迢上云雨,輕舟渺渺入菰蒲。
暮歸剩欲談幽勝,安得丹青為作圖。
世道混亂時貴族子弟在路邊哭泣,時局太平后老農們醉了互相攙扶。種下榿木正好三年就能長大,我喜愛竹子哪一天能離得開。小路曲折蜿蜒通向云霧深處,輕舟飄飄悠悠駛入菰蒲叢中。傍晚歸來特別想訴說這清幽勝景,怎樣才能請畫家把它畫成圖呢。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這里泛指遭遇亂世的人。
路隅:路邊。
榿(qī):一種落葉喬木。
菰蒲: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
剩欲:很想,特別想。
丹青:指繪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世亂’‘時平’可推測,詩人經歷了社會的動蕩,在時局相對平穩后,隱居山中,寫下此詩表達對山中生活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中生活及對其喜愛。特點是對比鮮明、畫面感強。展現了詩人在經歷世亂后的平靜心境,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細膩描繪和情感抒發。
雙閣護仙境,萬壑渺清秋。臺躔光動銀漢,神秀孕公侯。胸次千崖灝氣,筆底三江流水,姓字桂香浮。十載洞庭月,今喜照揚州。捧丹詔,升紫殿,建碧油。胡兒深避沙漠,鈴閣飏輕裘。點檢召棠遺愛,醞釀潘輿喜色,英裔蔚文彪。整頓乾坤定,千歲侍宸旒。
日輪漸漸短,光陰一何促。身如水上沫,命似當風燭。常須慎四蛇,持心舍三毒。相見論脩道,更莫著淫欲。淫欲暫時情,長劫入地獄。縱令得出來,異形人不識。或時成四足,或是總無足。可惜好人身,變作丑頭畜。今是預報知,行行須努力。
無事每日不出戶,滿院松竹森交加。晝眠厭聽啄木鳥,早涼喜見牽牛花。一真自可了生死,萬事不必論等差。誰能屑屑管迎送,客來且試山中茶。
溪上看來興瀟灑,月中照見影橫斜。連枝微帶幾點雪,隔葉初開三兩花。蟾映寒光金瑣碎,鷗翻晴羽翠交加。此君有約尋仙友,因過孤山處士家。
楚楚蜉蝣粉蝶黃。不知門外已斜陽。誰識當年紅豆句,莫思量。高柳鳴蟬聲漸澀,落泥應是燕歸梁。凝碧池頭人已去,晚風涼。
雨聲亂燈影,明滅在空階。并枉五言贈,知同萬里懷。
吾生猶及范希文,畫牘憂時每夜分。晚節艱難詩愈好,遺音哀惋世寧聞。長沙久鎮人誰替,元祐重來日已曛。辛苦與人家國事,調停術盡欲何云。
煙檻風湍想勝游,新秋蓮芡及旁州。先生對影招明月,政得加餐慰少留。
塞鴻來早。正碧瓦霜輕,玉麟寒少。昨夜南枝,一點陽和先到。黃昏半窗淡月,照青青、謝池春草。此際虛齋心事,與此花俱好。算巡檐、索共梅花笑。是千古風流,少陵曾道。爭似油幢下,對一枝春小。江城慣聽畫角,且休教、玉關人老。好試和羹手段,向鳳池春曉。
一宿復一宿,光陰漸漸促。報你心王道,依智莫依識。依智見真佛,依識入地獄。若淪六趣中,受苦無時足。
張湯多巧詆,公孫但從諛。甚惡刀筆吏,亦鄙章句儒。在廷無黨偏,惟有汲長孺。徒為右內史,幾以不悅誅。武帝欲云云,顧問當何如。陛下內多欲,奈何效唐虞。申生言力行,較之得皮膚。惜不能用黯,為御史大夫。丞相取充位,不用董仲舒。對策最純正,尚憂書自書。六經日表章,儒效舊闊疏。治道固有本,千載一長吁。
埃風蕩天荒,孤山臥秋草。君家孤山下,不厭孤山好。昔我山中房,識君師侍傍。白發映蕉水,妙語回羲皇。聞君又絕粒,默默宴華室。道畢合神風,回車朝帝一。制魔誠所難,有身良可嘆。層陰翳太景,平陸翻狂瀾。憶君出門去,相看淚如雨。始欣天道還,逸駕倏飄舉。有詩君莫吟,有酒君莫斟。神交動恍惚,尚想聞空音。我歌山日落,松聲起寥廓。魂兮其有知,為我來冥漠。幽室苦夜長,思君念春陽。春陽難復見,短歌不成章。
官亭芳樹倚寒江,瓊蕊疏疏映瑣窗。停棹晚看花發少,開軒時有雁來雙。一枝春到書先寄,千里使還心已降。盡日憑闌酣詠久,香浮綠萼酒盈缸。
松源嫡嗣,伏虎后身。接物有驗,見地不親。叢林沾潤恩波闊,萬古云峰翠色新。
秋容淡重,露濕荷衣。簾卷朝陽人睡起。曲闌垂手立多時。香遠靜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