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憶別用稼軒晚春韻
玉爐殘,銀燭暗,畫楫維南浦。黯淡東風,早灑淚痕雨。惱他順水船兒,幾株楊柳,甚力把、征帆拴住。
空相覷。欲將心事叮嚀,題多總難數。獨夜思量,記起枕邊語。算來萬種春愁,妾擔不起,分一半、與郎隨去。
玉爐殘,銀燭暗,畫楫維南浦。黯淡東風,早灑淚痕雨。惱他順水船兒,幾株楊柳,甚力把、征帆拴住。
空相覷。欲將心事叮嚀,題多總難數。獨夜思量,記起枕邊語。算來萬種春愁,妾擔不起,分一半、與郎隨去。
玉爐中的香快要燃盡,銀燭的光也漸漸昏暗,畫船停在南浦岸邊。東風凄迷黯淡,早如我灑下的帶淚之雨。惱恨那順水而行的船兒,還有那幾株楊柳,怎么那么用力地把征帆拴住。我們只能空自對視。想把心事細細叮囑,可要說的太多,總也數不清。獨自在夜里思量,記起枕邊的話語。算起來這萬種春愁,我一個人擔不起,分一半給你,讓它隨你而去。
玉爐:玉制或飾玉的香爐。
銀燭:白色的蠟燭。
畫楫:裝飾華美的船槳,這里代指船。
維:系,停泊。
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以稱送別之地。
相覷:互相看。
辛棄疾《祝英臺近·晚春》是一首傷春懷人的詞作。此詞作者用其韻憶別,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應是女子送別情人時有感而發,在古代社會,離別是常見之事,女子面對情人遠行,心中滿是愁緒。
這首詞主旨是寫女子與情人的離別之愁。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善于借景抒情和心理描寫。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如辛棄疾原詞知名,但也展現了古代女性在離別時的情感世界。
奇姿須賴接花工,未必妖華限洛中。應是春皇偏與色,卻教仙女愧乘風。朱欄共約他年賞,翠幄休嗟數日空。誰就東吳為品第,清晨子細閱芳叢。
說謊定推何太史,相嘲無奈李將軍。桃花細雨且歸去,江上吹簫弄彩云。
花落岸聲大,花落水聲小?;湮覒阎?,馀音猶裊裊。
世人休訝。東市先生真長者。氣態便便。景度當時亦自賢。此中佳趣。笑指終南誰會取。子巳居戎。清白無慚涑水風。
鳳凰卵不完,一朝巢傾覆。君舅已國殤,君姑亦無祿。兩雛羽未成,啾啾在溝瀆。大雛乃兒夫,弋人慕其肉。妾父為朱家,任俠輕金玉。努力救遺孤,恩義一何篤。君子懷父冤,水深傷獨漉。妾亦愿損軀,報讎持劍槊。雄兒命苦屯,郁郁居林谷。
霧雨三日天沉陰,西溪水長二尺深。土濡新竹有生意,池滿文禽無住心。竹根蘇活賴此雨,禽亦歸飛戲煙浦。去留雖異各欣然,抽萌哺子全其天。
壯圖可復道,罄折營五斗。負郭二頃田,何時落吾手。平生感激心,炯炯徒自許。塵埃五十弦,難為齊人拊。稠人致高位,一二難遽數。驃騎彼將軍,未應賢第五。擾擾塵籠下,容身亦自賢。橫尸道邊子,共笑直如弦。長言與短調,誰謂高游藝。謾賦芳草篇,長安居不易。
雨暗春城十萬家,強支髹幾到棲鴉。峭風欲閣游人屐,吹盡墻頭柰子花。
昔有韜光者,巖棲向此中。法流還挹潤,禪秀尚翹風。院樹經冬綠,林曦薄午紅。淪蔬供奏酒,區外樂嘉同。
賣酒壚前板橋東,故人昔日居其中。不覺仍尋舊時路,橫門鑰斷蜘蛛縫。荒巷蛇蟠百草滿,桃花寂寞難為容。我來袖手疑未停,苦竹叢間聞笑聲。屋梁月已冷,向見南山影。野鬼吟人詩,忽然發深省。
迢遙幾度到江頭,江上蕭條昔日愁。遠近綠蕪深破院,微茫煙水老漁舟。殘云斷盡天逾闊,好月初來望似秋。今夜且同鷗鷺宿,明朝應與逐東流。
重到古招提,青松舊□圍。泉聲流澗遠,亭影帶云微。小雨隨風去,殘花逐絮飛。白猿呼不應,人世幾斜暉。
杖屨徘徊駐碧溪,遙看飛瀑下崔嵬。乘槎欲訪吹簫客,煙草茫茫沒舊臺。
士林柱石振文聲,志樂林泉勢利輕。指日安車儕李氏,他時執爵等桓榮。覿君風采心猶喜,惠我珠璣眼倍明。今歲得為桃李客,始終是賴見交情。
科桑持野斧,乳濕新磨刃。繁蘗一去除,肥條更豐潤。魯葉大如掌,吳蠶食若駿。始時人謂戕,利倍今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