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廷俞還長洲
昔我夢江南,如垢思櫛沐。幽懷縈千縷,勝鑒覬一蹴。
沿緣涉吳會,歡喜到童仆。天霽朗以澄,河轉繚而曲。
依依接林塘,歷歷愜心目。言尋鶴澗流,遂憩虎阜麓。
遠水畛平疇,長松蔭低屋。丹楓欹岸明,黃菊繞籬簇。
登寺日未斜,陟山風頗肅。遙堞蜿蜒盤,旁塔岋嶪矗。
側睇云唳鴻,俯瞰坂驅犢。林影散參差,盤石互磅礴。
紺殿翳龕鐙,香廚具茗粥。坐深鐘梵沈,吟余木葉禿。
積愿起夙疴,清游屏繁縟。送君感前塵,蠟屐定當續。
昔我夢江南,如垢思櫛沐。幽懷縈千縷,勝鑒覬一蹴。
沿緣涉吳會,歡喜到童仆。天霽朗以澄,河轉繚而曲。
依依接林塘,歷歷愜心目。言尋鶴澗流,遂憩虎阜麓。
遠水畛平疇,長松蔭低屋。丹楓欹岸明,黃菊繞籬簇。
登寺日未斜,陟山風頗肅。遙堞蜿蜒盤,旁塔岋嶪矗。
側睇云唳鴻,俯瞰坂驅犢。林影散參差,盤石互磅礴。
紺殿翳龕鐙,香廚具茗粥。坐深鐘梵沈,吟余木葉禿。
積愿起夙疴,清游屏繁縟。送君感前塵,蠟屐定當續。
過去我夢到江南,就像滿身污垢想梳洗。心中幽情縈繞千縷,渴望一下就飽覽美景。沿著水路到吳會,連童仆都滿心歡喜。天氣晴朗澄澈,河水曲折蜿蜒。岸邊與林塘相連,景色讓人心目愉悅。我去探尋鶴澗溪流,在虎阜山麓休息。遠處的水劃分著平坦的田野,高大的松樹遮蔽著低矮的房屋。紅楓斜靠岸邊明艷奪目,黃菊圍繞著籬笆簇擁生長。登上寺廟時太陽還未西斜,爬山時山風頗為肅殺。遠處的城堞蜿蜒盤繞,旁邊的塔高聳矗立。側目能看到云中鳴叫的大雁,俯瞰能見到山坡上驅趕的牛犢。樹林的影子參差不齊,巨石相互堆疊。青紫色的佛殿中佛龕燈光昏暗,廚房備好了香茶和粥。久坐中鐘聲和誦經聲漸漸沉寂,吟完詩后樹葉凋零。長久的心愿治好了舊病,這次清幽的游覽摒棄了繁雜。送你離去感慨過往,日后定要再穿著木屐來游玩。
櫛沐:梳洗。
勝鑒:盡情觀賞美景。覬:希望。一蹴:一下子成功。
沿緣:沿著。吳會:指吳郡和會稽郡,泛指江南地區。
畛:界限,這里作動詞,劃分。
欹:傾斜。
堞:城墻上的矮墻。岋嶪:高聳的樣子。
紺殿:佛殿。龕鐙:佛龕前的燈。
蠟屐:涂蠟的木屐,古人游山常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一直向往江南美景,此次終于得以游覽,在游覽結束送友人回長洲時寫下此詩,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暇進行游覽和創作,心境輕松愉悅又帶有對美好經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江南美景和抒發游覽感受。其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追求,反映了當時的游覽文化和文人心境。
萬事關心覺漏長,獨醒偏向夜來忙。梧桐滴露頻驚鶴,蟋蟀迎寒欲近床。有客開尊呼白墮,誰家睡熟夢黃粱?仙方未授希夷法,覓得華胥在醉鄉。
第一湖山大布金,當時松柏郁森森。月明高下樓臺影,風靜東西鐘梵音。苔上穹碑春寂寂,草荒行殿晝沈沈。劫灰易見如彈指,獨倚雕欄感慨深。
言衣半夜付盧能,攪攪黃梅七百僧。臨際一枝正法眼,瞎驢滅卻得人憎。心心相印,祖祖傳燈。夷平海岳,變化鯤鵬。只個名言難比擬,大都手段解翻騰。
載酒重游負郭山,迢迢荒徑石苔斑。茶煙半壁人初到,花雨滿林僧未還。朝漢臺荒聊徙倚,呼鸞道古更躋攀。不堪回首東風晚,一路松杉響佩環。
君資蓋清湛,君氣亦溫暇。厭渠市利囂,向我訪清灑。卑渠世學陋,就我咨純雅。肺腸無膠轕,襟懷悉傾寫。談義信即篤,不以吾言野。箴過聽益敬,不以吾為訝。授之關洛編,晝夜閱不舍。竊喜得良朋,可與結仁社。同驅入德車,共策適善馬。胡此會乖違,使我聞陋寡。嗟嗟今而后,詎見斯人者。
人道蒼姬,燠多寒少,故教千歲綿綿。算來春夏,一氣本無偏。底事今年玉歷,秋未朔、風露泠然。君知否,山深地僻,自是早霜天。如今,當此去,十分親切,面問嬋娟。何須看仙槎,海上重還。好在金英玉屑,□為我、滿泛金船。仍傳語,橫江秀石,□永鎖三川。
天孫獨處。未識人間拘絆苦。莫唱郎郎。郎在裁云試錦裳。暗中迤逗。滿地相思南國豆。紅淚因風。灑向天河意可通。
荊溪一水逶迤去,震澤群峰歷亂來。縱使路迷都莫問,秋光隨地可銜杯。
絳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輕。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道薄情。
斗場禪師窟,安東談議林。
經始開三殿,晨昏奉二宮。承顏專致樂,教孝遂移風。訪對朝曦昃,程書夜漏終。艱難思稼穡,意在紀元中。
豈意開圜室,誰曾賜鑒湖。萬花含笑日,喜氣到菰廬。
拍手闌干外。想回頭、人非物是,不知何世。萬事情知都是夢,聊復推遷夢里。也幻出、云山煙水。白白紅紅雖褪盡,盡倡條、浪蕊皆春意。時可醉,醉扶起。瀛洲舊說神仙地。奈江南、猿啼鶴唳,怨懷如此。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殘櫻剩李。又過雨、亭皋初霽。慚愧故人相問訊,但一回、一見蒼顏耳。誰念我,鷦鷯志。
東江曲曲向西流,淺水平沙處處洲。枉掛蒲帆風未便,羅浮三日似黃牛。
脩竹文與可,幽蘭僧惠崇。放懷今日事,大有古人風。臨水觴群引,無弦曲一終。詠懷隨所述,趣合老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