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院題壁 其二
眷此東林社,來尋惠遠師。
坐深涼意滿,吟苦樹陰移。
白鳥沖殘照,青蘆響暮飔。
一層樓上望,浩蕩自伸眉。
眷此東林社,來尋惠遠師。
坐深涼意滿,吟苦樹陰移。
白鳥沖殘照,青蘆響暮飔。
一層樓上望,浩蕩自伸眉。
眷戀著這東林社,前來尋訪惠遠法師。久坐之中涼意彌漫,苦吟時樹影也已移動。白色的鳥兒沖向落日余暉,青色的蘆葦在暮風中作響。登上一層樓眺望,心懷浩蕩舒展雙眉。
東林社:東晉高僧慧遠于廬山東林寺創立的佛教結社。這里借指大悲院。
惠遠師:東晉高僧慧遠,此處借指大悲院的高僧。
暮飔(sī):傍晚的涼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某一時期內心渴望寧靜,于是前往大悲院,在游覽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佛教清凈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禪意的獨特感悟。
記從深雪夜,來訪子云居。一見旋分袂,三年不得書。
江陵余落日,風雨倍愁予。為問荊南客,何時寄鯉魚。
尺蠖一求伸,青衫秋復春。世情趨熱路,天意鍊才人。
抱玉君徒泣,分金我尚貧。明珠原有價,珍重苦吟身。
□□寬裁領,蓬頭亂插花。
相呼挈牲酒,再拜禱桑麻。
讀爾懷沙賦,潸然系我思。當年分即死,此日已云遲。社稷還唐介,江山哭子期。才賢世有幾,況及圣明時。
朅來張仲蔚,秀句日逾多。豈不思君子,其如長路何。商霖憐我在,谷口喜人過。終愧箕山隱,無能守薜蘿。
過嶺傳衣不傳缽,
何事眼里更著枻。
欲識黃梅半夜心,
踏著稱錘硬似鐵。
舍南舍北啟朝扉,并坐冬烘似打圍。
兒學為農先喚牧,女因催嫁自裁衣。
霜青晚稻登礱富,雪白沙棉曝戶肥。
驅斥不祥安且吉,勿應媚灶笑人非。
老悖忽愛愚公策,大艑移來洞庭色。玉峰英嶺苦無價,錦川武康差亦敵。神鰲忽捧三巨簪,靈鷲俄銜一拳石。夜深滄海珠蚌開,秋凈虞山佛頭碧。陰森古洞若無際,窈窕穿中誤游客。昔稱九宜堂,雨晴雪月宜四時,人云百事百盡宜。縱令百宜百不知,主人自逐襄陽兒。一城斗大不納節,桃花笑折東風枝。有歌且擬歸去兮。醉鄉懶侯治生涯,青山十畝水倍之。弇州堂背一片綺,不減衛府芙蓉池。稍西九曲面山出,恍若螺髻堆琉璃。刺篙中流月破碎,回棹小港花追隨。銀鱗潑剌跳波響,朱頂嘹唳從風移。主人醉眠客行樂,客眠主醒雞喔喔。早聞青鳥喚葫蘆,除卻白衣無剝啄。壺中天地不長情,畫里江山難著腳。以茲母若歸去來,虎頭為汝開丘壑。老妻不需賣文錢,稚子不索故衣穿。跌宕豪翰凡幾年,狂搜酷賞貪夤緣。成侯遺墨朝霞鮮,右軍慘淡如春煙。永興生色出指間,河南精鐵含純綿。白云秘授藏真詮,錐沙印泥顏法全。河東勁細鐵線纏,眉山而下可十賢。鸞鶱猊抉龍蛇顛,從汝晉楚復梁燕。墨池筆冢蕪欲田,胡不歸展彥遠編,飽汝眼青腹便便。玉匣昭陵閟真跡,夢寐中山一片石。頗從庶息見隆準,三米蘭亭亦其匹。太清樓頭六卷馀,恍若清廟朝霞舒。潘家古絳復入手,色絲幼婦誰當如。鐘梁禪進美于玉,虞歐李顏看不足。饒輸六一畫舫齋,更讓二千金石錄。山長路遠難相依,即汝思之胡不歸,莫言林下日會遲。君不見幼安死貴信本癡,一眠三日僅一碑。雖有吳鉤名龍泉,匣之不試泣清鉛。雖有蜀琴字松雪,五指不慣同無弦。何如萬卷鄴侯架,天與雙眼長周旋。咸淳初刻班范史,往往八法開歐顏。其他七部可指數,浮提漆沈苔文箋。湘縢襲帙牙作簽,清香古色時郁然。老夫不愿乘赤鯉,愿作白魚游其間。歸去來,飽吃三字成神仙。我聞瞿曇四十九年,說法無一法,其如阿難總持成百夾。鳩摩蓮花舌本生,玄奘舍利毫尖發。白馬東來象教崇,青牛西去微言空。成都玉局授書后,漸與金仙相對雄。光庭靈素不須病,雅有片言為破諍。但令世幻一切捐,法寶玄珠炯雙映。歸去來,何快哉,兩藏恰面湖山開。我不能一麻一米骨作柴,亦不能啖硫黃鐘乳十二釵。顧家阿瑛豎子爾,亦解僧帽道人鞋。光明藏中大自在,有骨不借青山埋。苦吟頗受天地疑,晚節卻愛無聲詩。丹青不知老將至,何況區區富貴為。周郎寫情兼寫姿,右丞妙理尤吾師。煙江春嶂有都尉,平遠秋山輸郭熙。莫將剩水惱馬遠,十二幅吐胸中奇。吳興心法歸大癡,蒙繁瓚簡各有宜。二百年來僅沈戴,直取悟境遺筌蹄。此曹十指解縮地,能令四壁分四時。歸去來,未有期,篋中百軸爭色飛。汝車生耳手生棘,曷不舍臥南山陲,宗家故事知不知。男兒有興須有適,生不愿十二金釵恒密席。床頭琥珀如欲訴,夜半篝燈壓春滴。梁園寶尊蟠雷文,叔夜遺鎗斗天色。碧筒瀉出仍啾啾,青眼傳觀爭嘖嘖。君不見舒州杓,鸚鵡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舊交零落漸已盡,何可一日無二卿。歸去來,萬事平,曲生叩門卿即應。西京以還十九首,東周而上三百篇。檀弓魯論諸國策,其言雖貴人茫然。豈無五車載惠子,尺炬并付驪山煙。我生何幸雪未顛,著成百二十萬言。毋論愛者似雞肋,在我亦足成蝸涎。何必要什襲藏名山,何必要咸陽市上千金懸。歸去來,一壺美酒抽一編,讀罷一枕床頭眠。天公未喚債未滿,自吟自寫終殘年。汝今行年已半百,紅顏欲皴鬢強白。人間治否豈系汝,胡不歸來長局蹐。祗園山水天與開,酉館圖書世希識。蒼松翠竹月何限,酒美茶香春斗碧。行間字字挾風霜,句里聲聲戛金石。莫言七尺世長物,借汝暫作千秋宅。豈惟千秋借七尺,九友憑誰吐顏色。只今為汝進一言,微吟淺斟縮腳眠,歸兮且奪天公權。
夏涼如水晚花明,
竹月窺廊漸作聲。
待與病夫裁短什,
回腸還是玉溪生。
籍甚張京兆,精神滿腹中。
才高解牛刃,手敏運斤風。
河滸恩波遠,廛間狡穴空。
章臺舊時柳,無復映金狨。
朔雪飄飄開雁門,
平沙歷亂卷蓬根。
功名恥計擒生數,
直斬樓蘭報國恩。
法門長不二,仙洞窈藏真。
顧影依池潔,洗心期日新。
云明虛閣午,林霽故山春。
幽賞兼良會,清樽酌綠筠。
越州兄弟好,年與德俱高。
未覺同宗吝,寧須蓋代豪。
雪爐稱夜坐,花墅接春遨。
何日成三老,茶甌瀹碧濤。
師乎抗節死,愧我猶偷生。桐桂宜存種,離車不好名。老僧裳古拙,山鬼貌奇獰。寂寂田橫島,胡能不及情。
灑濯觀天下,予心倍憬然。弇茲一室內,踔厲九丘前。祭草從今日,納肝憶往年。萇弘雖已矣,碧血彌芳鮮。
空里情知不著花,
逢場將病當生涯。
蒲團軟暖無時節,
夜聽蚊雷曉聽鴉。
重門深鎖寂無塵,
滿樹花開不見人。
獨有畫梁雙燕子,
年年相伴過殘春。
今上御歷十三載,三月旬日風晝晦。詔問有司災異狀,法部郎臣昧死對。
臣聞漢帝除肉刑,醴泉溢出芝草生。秦時赭衣常塞路,日蝕星移失桓度。
古來祥?信有諸,劉向李尋數上書。丞相席藁請避位,帝曰咨爾言非虛。
方今陽和布大澤,雌蜺晝見飛沙赤。馮夷擊鼓蚩尤爭,太乙靈壇詛風伯。
秦川地震三輔霜,郡邑不敢追流亡。宿舂未給縣官稅,更煩征調徙敦煌。
鉤考參連不知數,譴責稍遲督郵怒。司空歲滿城旦書,廷尉門填桁楊路。
商王解網舜好生,圣朝尚德復緩刑。黃麻如飛赦書下,父老涕泣祈升平。
帝省齋宮天可變,風不鳴條世清晏。蒼鷹乳虎投遠裔,赤烏應集靈和殿。
臣等披瀝惶恐言,陛下圣明制曰善。